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店员》不仅描写了“为人类赎罪而受苦”的犹太人,而且还描写了“皈依犹太教”的非犹太人,体现了作者本人所说的“人人都是犹太人”这一思想。精神和道德因素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他把做真正的犹太人看成了实现人性道德的象征。马拉默德笔下总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受苦即为赎罪而受苦的主人公,经过作者的点染,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语言习得的获得离不开与本族语直接交际和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 ,但更重要的是指引语言习得中影响这一心理过程的主要因素 :动机、需要、情感状态等。这就要求教师以情感激发情感 ,创造语言环境教学手段 ,调动和调控学生的情感 ,营造出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3.
旅美阿富汗裔畅销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处女作品《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问世以来,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心,堪称为惊世之作。作者以细腻委婉的笔法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及对于祖国的复杂情感,文章从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的角度来解读该小说。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美国文坛涌现出大批的犹太作家 ,其作品的影响日益增长 ,有的甚至超越了国界 ,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本文介绍了索尔·贝娄、艾萨克·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三位作家 ,阐述其在思想主题、审美观念、文学技巧等方面突出的整合精神 ,及犹太裔作家显示出的独特的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5.
索尔@贝娄的作品以城市纷乱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不断探索、不断寻求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表现了人与外界环境的冲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