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探究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和谐思想的提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初步探索阶段、全面推进阶段、规律总结阶段。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和谐社会思想的论述,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二是人类社会发展是由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厘清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从中做出规律性总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一直面临着重经济轻文化的尴尬境遇,对于文化价值、文化认同问题极少涉足。触摸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种文化的底蕴深处都有一层内核,即价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诉求,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价值内涵,努力寻求和谐文化认同,对于进一步探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生成发展规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无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上说,东南亚各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六个阶段,这一过程是伴随着资本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孕育而生的。虽然资本全球化给东南亚各个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历史灾难,但不可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也推动了东南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从历史发展总体趋势来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仍是今后东南亚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解决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二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失衡、利益关系不协调、社会管理不科学等矛盾。  相似文献   
5.
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解决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二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失衡、利益关系不协调、社会管理不科学等矛盾。  相似文献   
6.
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强调"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鉴于此,必须建立健全表达自由的利益诉求机制、迈向现代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公正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和协同导向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等,并逐步将社会管理纳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轨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注重落实、狠抓落实是我们党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面对极其困难的历史条件,我们党不断克服路线上的"左"或"右"的错误,适时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落到实处,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汲取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继续弘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归根结底,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抓落实。  相似文献   
9.
穿透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邃,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大体上讲,中国古代社会建设是一个由社会救助、社会公益事业、社会道德以及社会管理等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些问题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方面.深入挖掘和探究这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关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历史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以来,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时过境迁,《宣言》中所蕴涵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主义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宣言》中的某些思想,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