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蒋芳霞  顾国平  陆卓 《华人时刊》2005,(11):I0001-I0002
常州市焦溪镇位于武进区东北部,地处经济繁荣的常、锡、澄三市交界,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东南距无锡30公里,北离江阴10公里,西距常州20公里,常芙公里横穿镇区与戚月线,沪宁高速公路横山道口相连,通江阴南闸和玉门公路,距常州火车站20公里、常州机场32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80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20公里。水路航运有舜河、三山港、北塘河黄昌河、沿山河直通长江、澄锡运河、大运河。水陆交通网成蟹脚型,四通八达。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地域开阔,据《武阳志》载:早在元末明初焦溪地区已是“民居集,瓦室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明末清初已是“四方贸易者肩相摩,趾相错、俨然者都会”了,有“朝奉万包、日进斗金”之美誉。镇上原有百年老字号店铺38家,典当行、旧货店、木行、猪行、槽方、粮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外包贸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具有较大的参与国际外包贸易市场的潜力。一方面,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人力资源优势,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通过SWOT因素分析,剖析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外包贸易所具备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通过对西安IT企业承接外包业务的实证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外包贸易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确定优先权的顺位,主要应遵循公平原则、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原则以及“最后保存行为,优先受偿”原则。应当依据权利本身的性质以及法律公平、正义、衡平、保护基本人权等价值理念,解决优先权的顺位安排及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合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特种债权的优先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学界对我国《合同法》第286条所规定权利的属性之争,提出了特种债权的优先权的概念,比较特种债权的优先权与法定留置权和法定抵押权等担保物权的区别,通过考察法国、日本两国的民法典以及我国法律中相关规定,归纳出特种债权的优先权的种类,研究其法律特征、效力和设定特种债权的优先权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指出我国相关规定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特种债权的优先权制度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顾国平 《国际论坛》2013,(1):29-35,80
美国在对华经济政策中不仅动用了包括进口限制、出口扩张和汇率在内的经济武器,还使用了众多的非经济手段:经贸问题政治化;在贸易逆差和汇率等问题上移花接木,把中国作为美国自身经济问题的替罪羊;要求中国为全球经济平衡和美国的经济霸权承担更大责任;诋毁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等。美国不仅透过现实主义的视角审视对华经贸关系,强调相对收益,而且还以现行国际体系构建者的身份,充分利用体系赋予的特权和强势话语,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中国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4年7月到2008年7月四年间中美官方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主要发言和声明,从批判话语分析(CDA)的视角对双方话语所体现的各自的立场和政策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解读和分析。研究发现美方单方面认定达尔富尔地区发生了"种族灭绝",并对苏丹政府实施制裁,借此缓解国内政治压力,转移国际舆论的视线,并阻止别国利用苏丹的石油资源。与之相对,中方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当地的贫困和欠发达,主张各方通过对话和平等协商,消弭分歧,解决危机。与此相一致的是中方为危机的和平解决付出了巨大的外交努力,展示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以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简称US-CC)2006年在任委员和2006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委员们的背景和政治立场在报告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委员会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有反对中国的立场和背景;他们更多地选择同自己有相似立场的人员作为听证会的证人;在引用证人的观点时,他们以自身的立场对证言进行筛选,断章取义地引用对华持中立立场的证人的观点。可见,2006年度报告从材料的收集过程到报告本身的写作过程再到报告最后的结论都明显地打上了委员们个人偏见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顾国平 《国际论坛》2011,(4):60-66,81
本文从经济和贸易政治两个视角入手,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后入主白宫的奥巴马政府对华经贸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考察其实际采取的政策。研究发现,在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中,不论从纯经济还是贸易政治的视角考察都面临两种利益诉求。表现在实际政策上,奥巴马政府在经贸问题上对中国采取了明显的双轨政策,拉拢合作与冲突对抗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9.
顾国平  孔祥永 《国际论坛》2015,(3):12-18,79
本文从实用主义视角解读在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的政策。美国不囿于抽象原则、注重实际效果的实用主义外交使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基于其国际体系构建者的身份和特权化被动为主动,将新兴市场国家吸纳入二十国集团,动员全球力量为经济复苏做出努力。此外,美国还最大程度地主导了二十国集团峰会的议程。但是,美国实用主义思想中所固有的对当前政策实效的关注也使其丧失长远视野,忽视别国的利益诉求。对于二十国集团的长期发展来说,美国外交中的实用主义构成了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