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市场·农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顾焕章,王培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农业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民对国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并成为其增长的基础和波动的起点。我国十五年来农村渐进式改革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苏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有三方面,一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二是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使社会走向充分就业。提高江苏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要寻求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突破。第二,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第三,注意保持区域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第四,在稳步推进、努力加快我省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底子过薄、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基本国情对农业持续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使中国现代化农业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中国现代化农业的特征包括: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力诱导下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农业过程将纳入国际贸易体系中;现代化农业进程呈梯级升进秩序波动发展;农户经营仍将占有支配地位;持续农业是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为此,在今后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应采取的策略包括:进行制度创新,为农业高效率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选择适合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增强人力资本投资,使科技成为现代化农业增长的先导;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参与能力,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农业的物质投入,保证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增长极理论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一般经济学理论、区位论的发展紧密相关,特别是起初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与分析方法,脱胎于一般经济学,之后随着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和地理学的兴起,使增长极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日益成为较为完善的区域非平衡发展理论①,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增长极的概念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n。qisPerr。u)②。目前一般认为,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内涵,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某一推进型产业或公司;二是在地理意义上特指某个地理区位或空间单元。在增长极理论向空间拓展过程中,其概念与术语…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及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并探讨了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的变化及定价机制。我国从 1990年开始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 90年代初 ,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水平高于市场价 ,以后逐步向定购价回归。本文的特点是运用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目前粮食保护价的定价原则和机制。我国制定的粮食收购保护价 ,按照能够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并使农民可以得到适当收益的原则确定。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定购价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保护价以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当市场粮价高于收购保护价时 ,定购价参照市场粮价确定 ;当市场粮价低于保护价时 ,定购价按不低于保护价确定  相似文献   
6.
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  要:受统计数据的限制,现有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方法在测度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时难以发挥作用。本文构建了一种测度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θi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并与已广泛使用的产业区域集聚程度γ指数测度的(近似)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θ。指数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成的统计数据有效测度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中集体资产管理顾焕章,王培志,许朗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农村经济组织的重新塑造和制度创新。本文在分析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内在关系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经济学的要求,提出在两种经济组织形式的转换过程中,集体资产存量的产权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参加了中央有关农业方面的一个会议和中国农经学会的年会,参加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讨论,下面谈一谈体会。我国农村的经济改革,现在正在由突破向纵深发展,生产情况和经济形势都很好。可以这样讲,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是三十多年来最好的几年。但是应当看到,农村经济改革由突破转向纵深发展之后,难度就比较大了。农村经济改革已经走了两步,  相似文献   
9.
推动科技金融创新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科技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派生了对科技金融创新的强烈诉求,而降低不确定性也就成为科技金融创新的重要使命.科技金融创新的基本制度取向包括基于客户优选的风险规避制度、基于公共资源配置的风险补偿制度和基于社会分担的风险分散制度.江苏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是科技金融创新的重要实践模式,既顺应了科技金融创新的基本制度取向,又探索了许多新的有益的经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制定的粮食统购统销价格是国家垄断价格 ,其中统购价格是买方垄断价格 ,统销价格是卖方垄断价格。经济学原理说明 ,买方垄断价格总是侵害卖方 (农民 )的利益 ,而卖方垄断价格并不一定能使垄断组织 (粮食经营部门 )获利。这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粮食部门的经营积极性都不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