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由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列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列宁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经济建设,确保青年一代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并有效反对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列宁的这一思想对我党正在进行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后,服务型政党建设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学者们已从多个视角出发,对服务型政党的涵义、特点以及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提出依据、意义和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个别学者还对西方国家服务型政党建设的相关经验进行了研究。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认识上不一致、不深刻、不全面等问题,需要继续深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展开的论争虽由来已久,但仍有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或弄清楚,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的形成阶段、其与马恩的“同时胜利”思想间的理论逻辑以及列宁是否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等是这些学术争论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初步形成于1915年8月至1916年8月间;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恩“同时胜利”思想中所蕴含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因子,尤其是拓展了马恩思想中“一国首先胜利”的时间跨度;列宁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思想,但始终认为彻底实现共产主义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加强工农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在小农广泛存在的俄国,必须通过商品和市场加强工农之间的联系,所以,广大党员必须学会经商.而学会利用资本主义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共产党人必须学会充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个社会主义的"前阶",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赎买".列宁的这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