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学习关涉到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顺利展开,非英语专业学生受专业教学时数影响,难以获得足够的语言操练机会以及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时间。第二课堂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如何利用好学生的空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异步学习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在此依据场依存/场独立理论探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创设路径,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孔尚任出生在明末清初这种"血与火"的时代。《桃花扇》的悲剧精神不仅与作家生活的时代有关,还与作家的坎坷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尚任在淮扬治河期间曾对明朝遗老进行了广泛走访,并实地考察了明朝的遗迹,这加深了他对南明覆亡的悲剧性认识。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的过程中参阅了侯方域的《壮悔堂集》,可以说侯方域的悲剧人生也是《桃花扇》悲剧精神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对东方文化的一些看法,其中也对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作了某些评价。这些评价,有的比较中肯相当深刻,值得认真思考和借鉴,但有好些地方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资产阶级偏见。 关于《易经》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郑重提到《易经》。他认为《易经》是研究宇宙间最根本的原理原则的书,它“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具有绝对的权威,已经“达到了对于纯粹思想的意识”,但是还很肤浅,不够深入,找不到有意义的认识。(《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120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黑格尔认为《易经》的两个基本形象是阳与阴——两仪,符号是和。阳代表完善、父、男、一元、肯定,阴代表不完善、母、女、二元、否定。两仪重叠,就成四象:即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如果三个一叠,便有八个形象,成为八卦;即天(乾)、泽(兑)、火(离)、雷(震)、风(巽)、水(坎)、山(艮)、地(坤)。如果六个一叠,很自然地便成为六十四卦。 他从《易经》的种种符号中,看出了深刻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如乾与坤、天与地对立,兑与艮、泽与山对立。但一下子就由最抽象的范畴过渡到最感性的概念,过于迅速,就显得空虚而难以捉摸。从而对思辨的哲学并无意义,从其中是“找不到经过思想的必然性证明了  相似文献   
4.
孔尚任与颜光敏同籍曲阜,早年相交甚笃,身为圣裔儒士,他们既有栖身林泉的归隐愿望,又有"兼济天下"的治世理想。他们毕生交往中相扶相助,惺惺相惜。颜光敏逝世后,孔尚任为他作墓表记述他一生行谊;而孔尚任逝世后,颜光敏长女颜恤纬为孔尚任作挽诗表达深切哀悼之情。孔尚任与颜光敏的后世子孙,有的结为好友,有的结为秦晋,孔颜两家情谊世代不绝。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视角下广告翻译的心理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接受美学应用于分析广告文本翻译问题。从主体间性、创造性叛逆和视域融合3个角度来阐释,分析表明,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凸显符合翻译思维活动规律,有利于解释广告翻译过程中的作者、译者和受众之间的心理认同现象。  相似文献   
6.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武将形象,他主要是以"忠"为标准来划分剧中武将的。在剧作中,他热情赞扬了"左史黄"等忠义勇猛之将,强烈批判了高杰和"二刘"等骄横叛降之将。他清醒地看到"有明三忠"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对于挽救南明已是无济于世,南明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孔尚任在石门山隐居期间创作了《桃花扇》初稿,他在《桃花扇本末》中说:正是有感于李香君的故事“新奇可传”,才产生了创作《桃花扇》的动机。可见,他创作《桃花扇》首先是出于一种“传奇”的心理。孔尚任积极入世,1678~1681年三年之间,两次求取清廷功名,这期间的创作根本不可能抒发兴亡之感。事实上,他隐居期间创作的诸多作品也没有任何一篇与抒发兴亡之感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桃花扇》最初并非为表达兴亡之感而作。  相似文献   
8.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文本增添了陌生化效果。复调叙事的存在,再次有力证明了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颜子志于大舜、心向大同,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借鉴历史经验,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颜子具有一定的政治才干,主张施政要"无伐善,无施劳",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以劳苦之事强加于人民.他主张铸剑戟以为农器,使天下咸获永宁.虽然颜子一生中做过诸多政治尝试,但是由于身处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乱世,他的政治抱负只能化为泡影,政治尝试最...  相似文献   
10.
以口头讲述形式流传下来的瑶族民间故事与古代瑶族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彰显了集体无意识特征。文章从原型批评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瑶族民间故事中所表征出来的原始生殖崇拜、英雄诞生方式、四季交替变化、自然神信仰四个原型模式来深度挖掘瑶族民间故事的精神本质,从而揭示该民族的文化传承规律和社会历史演变,为保护性开发瑶族原生态的文化资源提供参考。瑶族民间故事详细地记录了该民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祖先祭拜仪式以及与自然作斗争的种种行为痕迹,因此它体现出一种仪式文学的特征,而从神话原型模式来解读其文学性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关注较少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