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张玉洁  颜廷 《世界民族》2020,(2):95-108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移民历史的国家,移民问题贯穿在澳大利亚历史上的每一个篇章中,而霍华德政府时期的移民人口结构则奠定了当代澳大利亚移民人口结构的基本形态,因此研究霍华德政府时期的移民人口结构更有助于认识当代澳大利亚社会。本文从回顾澳大利亚的移民历史着手,分别从移民的类别与年龄、来源国、性别结构、地区分布、受教育水平与英语水平这五方面来研究霍华德政府时期移民人口结构的特点,探寻移民人口结构变化对澳大利亚社会产生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1950年代沃伦法院以来,美国学界有关司法审查制度正当性的理论探讨不断推陈出新。1960年代前后,学界大多认为,只要司法审查能促进民主,并维护宪法原则的连续性,就是正当的。这一论证途径被概括为"实体价值论路径"。1970年代至80年代,不少学者支持最高法院审查民主程序的合宪性,反对司法权就民意立法进行实体价值判断。此种研究是谓"程序民主论路径"。1990年代前后,在实体价值论路径和程序民主论路径都遭到质疑的情况下,不少学者转变以往的纯粹法律视角,从哲学、政治制度结构、道德、文化等角度重新评估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同时,回归传统的学者则提出了原旨主义理论和司法最低限度主义理论,回应司法审查"反多数"难题。进入新世纪,学界再度从监督民主程序入手,提出了"民主政治宪法化"和"民主宪政"新命题,继续探讨司法审查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19世纪英国保守党首相皮尔的政治行为模式是一种"实用的保守主义"模式。它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势力相冲突的产物。这一政治行为模式形成于皮尔对爱尔兰问题的处理,在1832年发表《塔姆沃思宣言》、1841-1846年财政关税改革等重大政治事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皮尔"实用的保守主义"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表明英国贵族政治已遭到严重的危机。它一方面导致保守党分裂,另一方面又为英国贵族政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准备了一个最好的接口。  相似文献   
4.
战后英国在放弃还是保存帝国这样的一个两难悖论中挣扎的时候,非洲的价值却因其巨大的资源以及战略优势引起了英国的注意,于是非洲被放入了非殖民化时期帝国语境下进行重新审视.由于对非洲在未来帝国生存模式重组方面可能会发挥的巨大作用,英国开始了以非洲为中心的帝国非殖民化的探索进程,但这同时也将是以非洲为中心重组一个隐性帝国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推动美国政治异议和言论出版自由保护进程中,最高法院在解释和适用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出版自由条款时,始终未能摆脱普通法反煽动思维的影响.直至1969年,作为政治言论自由领域的一个标志性案件"布兰登伯格案"判决方宣告了美国社会政治压制传统的终结,从而为当代美国政治言论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该案判决所确立的"迫在眉睫的非法行动"标准决不会是美国政治异议和言论出版自由保护的圆满终结,但它将以其所代表的高度宽容精神,继续指引着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未来方向则是没有疑义的.  相似文献   
6.
19世纪英国保守党首相皮尔的政治行为模式是一种"实用的保守主义"模式。它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势力相冲突的产物。这一政治行为模式形成于皮尔对爱尔兰问题的处理,在1832年发表《塔姆沃思宣言》、1841-1846年财政关税改革等重大政治事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皮尔"实用的保守主义"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表明英国贵族政治已遭到严重的危机。它一方面导致保守党分裂,另一方面又为英国贵族政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准备了一个最好的接口。  相似文献   
7.
说起历史,就会让人感到心头有些沉重。说不清为什么,好像历史的感觉就是这样,历史就意味着战争的刀光剑影、征战挞伐;政治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讲起思想史,一开口就是中国的孔孟之道,西方的洛克、孟德斯鸠、卢梭;说到文化史,必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世界曾发生过多少次文化碰撞等等,如此这般,令人不胜其烦。历史是鲜活的,是灵性的,可为什么历史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就变成了如此沉重而乏味的东西呢?历史的灵与肉究竟到哪里去了?也许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不是我们哪个人的错,但我们却有责任求解问题的根源。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强调的就是寻求修齐治平之…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我国产品及服务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创造中国名牌的大战略。随之,我国市场经济进入了名牌泛滥的时代。国家有国家级的名牌,地方有地方级的名牌,名牌数量之多、之滥令人眼花缭乱。由于“名牌”这一金字招牌在市场竞争中会带来诸多好处,企业趋之若鹜。但是名牌是政府选出来的,那么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能评为名牌就有了商量的余地,于是,在名牌的争夺战中,“名牌”头衔只能上,不能下。前段时间,作为我国胶卷业的老名牌,乐凯胶卷在近期的中国名牌评选中落榜,这也就意味着该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不能再打“中国名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