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的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然而在实践中,反复约定试用期、延长试用期的情形还是会不时出现。那么针对此现象,职场新人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呢?可以先来看看小黄的案例——2022年6月,小黄入职某贸易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曾经这种说走就走的潇洒离职红极一时,引来诸多职场人的艳羡。然而,这种任性离职的背后,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若劳动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我们先来看看小王的案例——小王于2021年1月入职某汽车配件公司。  相似文献   
3.
简历,是对个人基本信息的主要概括。在求职过程中,简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用人单位大多通过简历来获取最初信息,建立起对求职者的初步印象。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有些求职者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不惜采取伪造学历信息、虚构工作经历、隐满婚姻状况等方式,过度“包装”个人简历。那么,法律上对于简历造假的认定条件是什么,求职者个人又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