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卒章显其志”,是散文创作的一种传统手法。杨朔同志的散文有不少篇什巧用这种笔法,成为饱含诗意的名篇佳作这里,仅择足以代表杨朔散文风格的《雪浪花》,约略体会一下篇末点化之功。《雪浪花》这篇散文,以细小而平凡的“雪浪花”作为带起全文,贯穿全篇的象征事物,把深情至理蕴含在作者信笔所至的叙写中,极见因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妙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王蒙同志在小说的创新和探索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象《春之声》、《风筝飘带》、《蝴蝶》等等这样的一些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者的关注。这些小说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艺术描写上把焦点凝聚在人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上,着意于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有些评论文章,把心理描写归之于“意识流”的专利,称这些小说为“意识流”小说。我们认为,王蒙同志的小说,并不是舶来品,而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继承了我国  相似文献   
3.
《爱国学者顾炎武》是一篇传记性散文,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二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后收入《学习集》。《学习集》所收辑的文章,包括了作者从一九六一年八月到一九六二年八月“所写的和讲的一些东西,时间是一整年”(《学习集·自序》)。同时收入这个集子的传记散文,还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史学家万斯同》等。文章共二十四个自然节,可分前后两大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是一种传播媒介。离开语言,通讯的内容就无法得以传播。因此,一篇通讯不仅要有好的主题、好的题材、好的结构形式,还应当有好的语言,以增强可读性,提高传播效果。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叙事之文,作者之言也,为文为  相似文献   
5.
(一) 《猎户》写于1962年9月20日。作者是人们所熟悉的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箫同志(1906——1982)。“早年他即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数十年来撰写出大量的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成为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著名作家吴伯箫逝世》)他的散文《记一辆纺车》、《歌声》都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五十年代末,“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了扭转这种危重的形势,1960  相似文献   
6.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内在联系和主要脉络。如果说以记叙为主的文章是闪烁着珠光宝色的项链,那么,线索就是串起珍珠的金缕银线。离开了记叙的线索,生活的珍珠再熠熠闪光,也只能是七零八落、散乱不堪,构不成完整统一的珍品。因此,搞好记叙的线索,实在是记叙性文章的重要环节。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它们之间有着错综交织、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在这曲折复杂、头绪纷繁的客观事物中,找出一条贯穿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线索,就要下一番苦功。如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记述北京、山西等地人民发扬  相似文献   
7.
通讯的主题,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等的描述,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想观点。一篇通讯的成败,质量的高低,社会效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题的提炼。作者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的事实材料,经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揭示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才能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可以说,提炼主题的过程,是认识的主体(作者)与认识的客体(事实)反复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有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化。提炼主题,是一项重要而艰苦的劳动。本文就通讯主题的提炼,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影片《创业》之后,中国石油工人那种豪迈气概、斗争精神和英雄形象,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教育。《创业》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篇,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志气歌,是进行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和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影片中的周挺杉不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典型。影片一开始,年轻的石油工人周挺杉披着油污的破羊皮,穿着一双破草鞋,牵着运油的骆驼,在布满石子的戈壁滩上行进的惨景,反映了我国石油工人解放前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在裕明别墅,周挺杉面对帝国主义分子“没有‘美孚’,你们只是一片黑暗”的狂妄叫嚣,  相似文献   
9.
周立波同志不但是一位小说家,写出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名著,而且是一位翻译家,译过捷克作家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和俄国作家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等作品。他还是一位有成绩的报告文学作家,出版过《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和《南下记》等报告文学专集。“这三本报告文学集不仅仅真实地记下了广大人民和八路军、新四军英勇善战的顽强机智的战斗事迹,也勾勒出敌人残暴的嘴脸和汉奸的丑恶形象,渲染了中华儿女对敌斗争的壮烈气氛,充满了血肉和烽火硝烟交织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高考作文采用改写,既能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是一道对考生进行读写能力综合测验的好题目。这样的题目,对于革除高考中背熟范文抄袭套作等弄虚作假的弊病,也颇能奏效。关于改写,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不太被人重视,学生接触也少。这里,我们先作一简单的介绍。改写,也是一种作文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命题作文,是根据原文的内容,改变表现形式的一种写作练习。改写必须尊重原作,体现原文的中心意思,忠诚于原文的思想内容。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