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视障碍被认为是自闭症人群社交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现有自闭症人群的注视研究大多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关注该人群在实验语境下使用注视这一单一模态时存在的异常特征。多模态互动视角下的注视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会话分析为方法论,通过解析注视与表情、肢体动作和会话三类模态聚合,分析自闭症人群在自然互动情景中注视行为的特征与交际意图。研究发现自闭症人群在互动沟通中能够使用注视、语言、表情等多模态方式参与互动,顺应当下互动情景,实现互动意图并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LDC-On line书面新闻语料库和自建口语新闻语料库里汉语新闻话语中的季节隐喻的研究发现:(1)多数季节表达式在汉语新闻话语中隐喻化程度不高。比较而言,口语新闻中隐喻化程度远高于书面新闻。(2)从题材角度看,经济新闻话语中的季节隐喻出现频率最高;从喻义角度看,春风、春雨、春天、小阳春和春雷属于积极隐喻,冬天、寒冬、严冬、寒流、寒冷和寒风可归入消极隐喻,而高温、秋风和秋天则可称为两可季节隐喻。(3)季节隐喻是由基本隐喻、命题和次级复杂隐喻构成的复杂隐喻。基于大型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揭示季节隐喻在自然话语中的真实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平面构成教学基本还是沿用以前本科院校及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分析其教学对象、教学现状等特点,从教学思维模式、学习习惯、训练方法等方面探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馨庵 《中国藏学》2006,(2):293-294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现有56个民族, 这些民族很早就生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汇合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经过曲折的历史过程,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缔造了统一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伟大祖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于”96年5月20日在新落成的藏研中心科研大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德洙、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主任丹珠昂奔等到会祝贺并讲话。 座谈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任务之主持。  相似文献   
6.
我国常见英语错误的发生率之高和涉及面之广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道煞风景.本文通过对实际错误病例的列举并逐一对导致错误的缘由进行解说,兼辅以据出权威出版物的更正,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是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可帮助人们认识语言间的异同,提高人们对语言共性的认识,从而促进语言的研究水平。对比研究既可看眼于语言系统,也可就个别语言现象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属于前者,我们认为就语言系统进行对比,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各种普遍现象,预测语言教学中可能出错的关键地方。对于时态系统的对比研究可从形式出发探讨语言间相近时态的语义功能,也可由内容出发研究语言间表达特定意义的时态形式。本研究采用后一种方法。不同的语言尽管它们的结构形式相异,但都能够很好地满足本言语社团内部人们交际的需要。从内容…  相似文献   
8.
有泰,字梦琴,蒙古正黄旗人,姓卓特氏。为大学士富俊之孙.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三(1902年12月2日),清廷派为驻藏大臣,二十九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1903年2月9日)始抵拉萨。三十二年查办大臣张荫棠劾其贪婪昏聩,贻误事机,诏革职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三十三年三月初六(1907年4月18日)离开拉萨。其驻藏日记涉及藏政、外交、历史、宗教、风俗、地理等均属身经目击之谈,信而有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十九世纪后期,沙俄、英帝加紧对我国神圣领土西藏的侵略活动,西藏边陲岌岌可危。英帝在一八八八年武装入侵我西藏地方之后,相隔不过十五年,于一九○四年对西藏地方又一次悍然发动武装侵略。面对英帝的武装挑衅,以十三世达赖喇嘛为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领导西藏僧俗军民,英勇杀敌,抗击英国侵略军,最后藏军失利,十三世达赖喇嘛拒与英人交涉,离开拉萨奔赴内地。然而清朝驻藏大臣有泰认贼作父,为虎作伥,对帝国主义侵略者采取屈辱投降的路线,英藏私立条约,丧权辱国,莫此为甚。有泰日记中反映了这一非常时期的情况,虽然有时记述仅片言只字,甚至语焉不详,但是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当年西藏人民抗英斗争的正气凛然的英雄事迹。和英国侵略者的凶残、狡诈的反动本质,以及清廷驻藏官员在大敌当前时卖国求荣,沉湎声歌酒色、腐败堕落的丑闻。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全部日记手稿共十六卷,经吴丰培先生整理,近期将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现就《有泰驻藏日记》第五、六卷中有关一九○四年西藏人民抗英斗争的部分评述文字摘抄如下。  相似文献   
9.
翻译家们在谈到译事难的时候,常进到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可以用一个构成式来解释翻译的话,它应该是:翻译=理解+表达。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理解靠表达来体现,表达以理解为基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表达研讨有加,一谈到翻译的标准,就是严复老先生首创的“信、达、雅”或类似的准绳,有意无意用表达取代了理解,忽视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直接影响了译文的质量。理解,就是指懂、了解、领悟、领会。实质上就是认识——人(翻译者)的头脑对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0.
沙鸥简传     
沙鸥(一九二二年──一九九四年),愿名王世达,四川重庆人,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他是探索一生、不断突破的诗人,他的诗在每一次突破后,风格都非常鲜明,在艺术上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一九四四年,他创立四川方言诗,用农民的语言写农民的苦难生活,朴实深厚,真实感人,在当时曾产生重大影响,作品收入《农村的歌》、《化雪夜》和《林桂清》等诗集中.一九五六年,在长期研究后人绝句之后,他创建了被诗歌界称为“沙八行”的八行体诗。作品语言美、构思巧、意境新奇、体式短小,体现出清新、隽永和精美的艺术风格,主要收入诗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