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包括县级城市在内的建置城市新增的高潮。清初即开始启动建置城市新置,"盛世"期间疆土开拓与改土归流,晚清变局中边疆危机与边疆建设,及贯穿清代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国内危机加深,使新置县级城市大量增加。与之对应,在长达二百余年承上启下的变革时期中,以海陆边疆为主兼及内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县级城市新建,其实践活动在农业文明时代城市建设集大成高峰的基础上,开始启动朝向工业文明初曙的转型,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发挥了显著作用。综观清代新置县城营建的全过程,对现今的基层城市新建,可提供许多有意义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厅"是仅在清代长期并较广泛存在的一种地方行政建置形式,由其而出现的厅城群体,无疑在清代全国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厅城作为一个整体,在普遍具有的"难治"与"过渡"两大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性质和功能又进一步可将之分为边疆类、经济类和内地战略要地类三大类型.三类厅城各自都有突出的特点,在三个有一定联系但也有明确分野的方向上,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区域以至全国城市网络体系发展与完善、边疆与内地的持续拓展开发等清代城市时代形成的推进,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维修及推进城市发展的改扩建,是晚清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国社会开始启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同时清王朝的统治在严重的内外压力下走向崩溃,使晚清县级城市的维修和改扩建制度与实践,在多元势力引领下,保存旧机制同时逐步引入新机制,维持了绝大多数县级城市继续正常运转,又部分地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近代化。至清末新政进行正式体制改革后,县级城市改扩建全面归于西方近代模式,并逐步取代维修成为城市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对促进县级城市自身和整个城市体系向工业文明开始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