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关于文化差异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幸福感判断,学界存在两种相反观点: 一是认为文化差异会造成情感、心理等因素上的差异,从而影响自我阐释和幸福感的判断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背景差异不会导致调查结果差异。通过社会学调查实例结论,对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前者更倾向于具体指标的分析,对具体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的参与更为有效;而后者则将各指数因素归纳作整体把握,有助于不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学的幸福感研究若要完成有效的政策制定参与,应重视社会指数研究的旨向与目的,将前者纳入后者调查范围,重视数据的二次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妮  陈爱梅 《北方论丛》2011,(5):156-159
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有几个阶段,一是发展理论,或者叫做现代化理论;二是后发展理论;三是新发展主义。这三个阶段都偏于关注后发展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借鉴这三个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在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及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实际特点,指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道路应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3.
幸福一直是西方哲学所关注的问题,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形成了一种国家主义幸福观.国家主义幸福观有其特定的哲学和心理学发展路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赖西和弗洛姆等人对国家主义幸福观现象的内在原因从心理学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的研究对解析人们的幸福渴望与极权主义国家悖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选择,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提出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一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强化服务理念;二要严明纪律,建好队伍,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提高服务能力;三要开拓阵地,建好平台,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智慧提升服务水平;四要建章立制,做足配套,依据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部署实现服务常态化、有效化。  相似文献   
5.
6.
无论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还是从资产证券化资产发行结构的本质特征来说,信用评级机构都对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但与之相反的是,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这势必影响到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所以在短时期内,要使得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挥其功能,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走与国际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西方传统幸福观可概括为三种形态:古希腊德性论意义上的幸福观,中世纪实在论意义上的幸福观,近现代目的论意义上的幸福观,这三种幸福观在本质上都以幸福本质以及获得幸福途径的统一性为目标.基于此,后现代批判传统理性主义幸福观抹杀了个人意志,主张幸福是自我的和个人化的.后现代哲学在幸福问题上归根结底只是将传统的"统一性"德性,变成了"自我"心中规定的德性.后现代幸福观具有多元化与虚无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哲学的发展 ,辩证法的概念一直在丰富着自己的内容 ,从一种辩论的方法到作为理性的逻辑 ,又从理性的逻辑经过唯物化扩充到自然社会历史等领域成为整个世界的规律或逻辑。由于文章篇幅及个人能力所限 ,在这里我们主要就作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存在空间及其他与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或形上之知的关系发表一点感想 ,希望它能对人们理解辩证法的性质和功能有一点帮助。辩证法作为理性的逻辑究竟在何种特定领域内有存在的理由 ?这理由是什么 ?这就是理性辩证法的生存空间问题。就可能性说 ,切入这个问题的角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这里主要试图…  相似文献   
9.
由于话语不同、领域不同和方法不同,20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基于对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但这些不同的哲学流派围绕着本体论这一永恒话题也表现出了某些一致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关于“和而不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即协调、和谐,本文题中“和而不同”之“和”就取此义,即我们要谈的是和谐问题。就近代以来西方已经有过诸多关于和谐的理论,其中经济理论、政治理论上的居多,我们要谈清楚和谐问题离不开对这些理论的理解,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想从哲学的视角去探究一下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对于和谐的理解,(并侧重于西方哲学和谐问题的探讨)以找到和谐问题最本源的根基,并对中西哲学中关于和谐的理解试作一个基本的比较,以期明示二者在核心问题、追求途径等方面的不同。篇幅、水平有限,必有不足之处,求教于方家。一、西方哲学中“和谐”问题的发展演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