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少受学于同郡史学家谯周,治《尚书》、《春秋三传》,对《史记》、《汉书》钻研尤深。史称他聪警敏识,文才富艳。仕蜀为东观秘书郎,时宦人黄皓操弄权柄,朝臣多顺旨阿附,寿独持正不屈,由是屡遭排挤。  相似文献   
2.
孙权统事以后,所经历的几次重大战役,如赤壁大战、袭取荆州、夷陵大战以及平定交广等,都获得了胜利。因此,孙权不仅保住了江东,并且还扩充了许多领土。孙权所以能够这样,主要原因之一,在他善于用人。综观孙权的用人约有以下优点: 一、善于识别、培养和重用优秀人才。 在战争年代里,能够却敌拓土的自然是富有韬略的将帅。孙吴表现突出的将帅,较之魏、蜀二国,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号称“孙吴四英将”(洪迈:《容斋随笔》)。其中以周瑜最享盛名,他在孙策时已受到赏识和重用。周瑜同孙策一样,富有进取精神。孙策死后,孙权年轻继业,权母吴氏令权以兄事瑜。瑜“入作心膂,出为爪牙”。周瑜曾两次向权推荐鲁肃,第一次“荐肃才宜佐时”,第二次是瑜临死给权上疏言:“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但权之重用肃,不单是靠瑜介绍,他本人见到肃,对之也有深刻的赏识。《鲁肃传》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中国,并非个人才能所致,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而已。秦统一后,虽颁布了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政令,但面对当时中国仍保留着封建割据状态的现实,他没有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和稳定政局的措施,而是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役使、大榨取、大刑杀、大巡游、大求仙等,致使民不聊生,百姓疾苦。秦始皇的骄奢淫暴、喜阿谀奉承的品性与“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之称的确不相符。所以,对他的评价不宜过高,还应当更低些。  相似文献   
4.
关于司马懿杀曹爽事件,史书记载多有歧异,史家对司马懿和曹爽两派人物的评论亦不一致。今试将事件真相及有关人物论述如下,祈阅者不吝赐教。一、曹叡在确定皇位继承人及辅政大臣方面的问题如所周知,世族地主到东汉时已成为最有势力的阶层,汉未割据军阀如果得不到世族的支持,都不可能有大作为。曹操创业时期曾大量吸收和重用世族,固不待言。曹丕  相似文献   
5.
一、曹操用人的优点 1、能够捨弃旧怨深仇,收用原敌对者例如操到南阳讨张繡,繡降而复叛,杀操一子一侄,但当绣再次投降时,操仍弃仇录用。又如官渡战前,陈琳为袁绍作檄辱骂操为“赘阉遗醜”。当时出身于阉宦之家,最为人所不齿,亦系操所最忌讳者,可是当袁氏败,操获琳,仍“爱其才而不咎”。 2、能够用忠于故君、孝顺父母和崇尚信义之士操南征荆州,刘琮迎降,琮将文聘耻于不能保全州境,不肯出降,直到操引军渡过汉水,聘始往诣操,仍郗歔流涕,操  相似文献   
6.
张良论     
张良是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但对其全面剖析和评价不够。张良在博浪沙刺秦,为韩报仇失败后,后知遇刘邦,为西汉建国立下不朽的功勋。其中有辅刘邦入关灭秦、劝阻刘邦入居秦宫、使刘邦摆脱鸿门之险、使刘邦在楚汉相争中反败为胜、劝刘邦以权宜之计驾驭韩信彭越等人、赞同建都长安、谏阻易太子等举措、谋略,为汉室立下了功绩。这都与张良足智多谋,忠诚于刘邦等优秀品德有关。总之,张良是一位很有品德修养,多谋善断,光照史册的政治家、军事家  相似文献   
7.
刘秀论     
应该怎样评价刘秀?人们对他总是贬多褒少,无论在人中学教科书中,或者各种报刊上,一提到刘秀,人们就说他是大地主、大豪强、大粮商。说他在秦末农民革命的浪潮中混进了起义队伍,靠着耍阴谋,搞分裂,窃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并说东汉政权一开始就代表着豪强大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