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理论界最近有同志认为,“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不是列宁的重要思想,这一提法对现实民族关系产生危害,主张用“民族间的差距”代替“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本文作者认为,这不是“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提法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民族平等权利的大问题。列宁、斯大林提出逐步解决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达到事实上的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提法。需要分清的是:第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界限;第二、法律上的平等和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界限;第三、小资产阶级平等观和无产阶级所说的“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界限;第四、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与民族差别消失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回族学:一门新兴的学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文阐述了回族学的兴起发展及其内涵、对象、方法和范围等。认为近年来随着回族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学术刊物的创办、研究队伍的壮大及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回族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3.
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形成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上友好交往、相互借鉴、促进发展的优良传统。即使是在统治阶级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隔阂、民族分裂时,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总是冲破各种障碍,进行经济、文化的交往。特别是当外敌入侵威胁祖国的统一时,各民族人民更是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维护祖国的统一。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地方,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在长达数千年之久的私有制社会,由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存在,出现过连锦不断的民族斗争、民族起义。在这些斗争高潮中往往有些杰出的人物,看清历史发展趋势,高出一头地提出了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观点和民族政策,给后代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清咸同年间领导滇西回族起义,建立政权18年,为各族人民称颂  相似文献   
4.
云南回族的对外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回族先民700年前从阿拉伯和中亚进入云南,除了执行军事任务戍边屯田外,素有商业传统,因而形成与邻国交往中长达数百年的民间对外贸易的历史。今天在改革开放中,成为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发展商品经济,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的一场革命,它必然要触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人们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心里素质等。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必然会影响到民族内部,民族之间的关系,出现新的民族问题。这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一、发展商品经济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经途径 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经验证明:一个民族不打破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状态,实行对内对外的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民族内部的进一步分工,专业化、社会化,增强民族内部经济活力和新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广度进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全国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普遍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党进一步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采取了更宽、更灵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出现了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喜人局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祖国的西南边疆,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相连,长期以来与邻国有密切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云南又是云贵高原,处于多山地带,面积的95%以上是山区;云南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自古就是多民族大杂居局面,因此形成民族、边疆、山区三位一体的格局。云南回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和形成了民族。但任何一个民族形成后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除了自身人口的繁殖,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外,还必然产生各民族间的交往和相互影响。这种交往和影响,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在各民族相互接触中,必然会产生自然同化。民族同化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所以,在同化过程中的某个历史阶段,反映在民族特征上必然会具有双重性、过渡性的特点。民族同化在历史上存在,也在今天民族杂居地区现实生活里大量存在,这是民族发展中的进步现象,是民族发展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改革开放,促成了十年巨变,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日趋兴旺发达,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瞩目。我国十年的改革开放,由于妥善地调整了民族关系,因而出现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局面。各民族之间形成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其中有三条基本  相似文献   
9.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指导下,全国务民族地区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当前全国正在进行清理整顿、深化改革。这是一场领域广阔、内容报为丰富、触及社会各方面的伟大实践,是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民族发展繁荣的大事。伟大的实践需要理论作为指导。正如江泽民在《庆祝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当前有必要把学习和研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马列主义历来认为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份。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一贯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