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丁若镛的自主之权通常被解释为利玛窦式的自由意志或康德式的道德性自律。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自主之权是人可以自由地在善与恶中选择其中之一的能力,后者强调自主之权是人可以战胜恶的自我约束能力;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预设了绝对的善和恶的存在,同时也预设了人具有客观判断善和恶的超验能力。但通过诠释学以经解经法对文本中的自主之权与善恶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发现:(1)丁若镛的自主之权是以善为目的的行为规划能力,既不承认绝对的善和恶的存在,也不承认人具有判断绝对的善和恶的能力;(2)恶源于“不思考”;(3)善是“符合情境的行为”。这意味着丁若镛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儒学的过程中并未简单采取直接引进西方思想的方法,而是在扬弃中积极发扬儒学精髓。  相似文献   
2.
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同时必须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影响、教育学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应具有的形象。一、庄重的德行。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墨子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即教师要有学识,更要有德行,品德行为是第一位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使学生受到熏陶并竞相效仿。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己就必须治学严谨;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必须说到做到;要求学生有文明的行为,自己就必须待人礼貌、谈吐文雅、举止端庄、衣着整洁等等,不能忽略自己的德行。如果只是说得天花乱坠、娓娓动…  相似文献   
3.
奥古斯丁的自由观深受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和当时已经广泛传播的教父神学的影响。奥古斯丁把人的意志与上帝的意志完全平行的状态叫做自由。他说上帝的意志与其本体的绝对不变性和真正永恒性同一,而人的意志却随着人的本性的堕落和复原而产生偏斜和恢复。人的本性从原初到得救赎经过了四个不同阶段,所以奥古斯丁的自由观也随之表现出了四层不同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4.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已近十年,从毕业生的工作反馈情况来看,毕业生适应能力很强.经过两年的培养,学生就能够胜任基层管理岗位工作,深受企业欢迎.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将学院"文工交融"的特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元化、订单式、互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看二模三实操"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