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图、文、声三位一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取得不可替代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的运用应实现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只有注意到这些根本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高林清 《阴山学刊》2006,19(5):27-31
中唐的叙事诗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多“事”时代催生多“事”之诗;时代风尚与社会心理的推动;文学各体的交互影响;追索“本事”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屈原创作为主体的《楚辞》备受汉魏六朝文人的关注与推崇,大文选家萧统也不例外。萧统的《文选》以文代评,以"选"文的方式表明对楚辞的批评态度。在"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文学思想指导下,他把楚辞归为文学之列,并自觉地将骚、赋独立标目,确立楚骚文体,推崇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人之文",而且重视楚辞的辞采、内容,还深入触及《楚辞》的情志等问题,对骚体文学的特征有了新认识,这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从中亦可窥见齐梁人文学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自居易既有面向社会、反映现实、具有美刺作用的叙事诗篇,也有面向自我、表现个人经历及感受的叙事诗篇,其叙事诗题材的确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他对叙事角度、方式和时间等的艺术处理,体现出自然的叙事技巧、统一性的情节和多棱性的人物形象,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视野和风格。本文试从叙事内容和叙事特征这两方面来谈谈现实主义诗人自居易叙事诗体现出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5.
高林清 《阴山学刊》2004,17(5):37-41
结合王安石晚年的绝句,管窥王安石晚年对不幸凄苦挣扎和调和的心路历程,从而明晰封建文人人格分裂的惨烈,这对于封建文人尤其是北宋熙宁以来文人的心路历程的认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