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三题高湘泽,朱斌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力求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毛泽东建党治国战略的突出特点之一。回顾历史可以说:新中国的几十年中,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中既取得了不...  相似文献   
3.
"三讲教育"的要求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之间的关系,是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的基本工程手段和该工程应当实现的质量性能标准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贯通、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我们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这样的党"的完整的基本思路;从提出以"三讲教育"作为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到明确强调以"三个代表"作为贯穿全部党的建设始终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思想和理论上对这一伟大工程的认识的逐渐深化、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萨特"批判的辩证法"关于人与人"交互关系"的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的辩证法"是萨特在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作<辩证理性批判--关于实践集合体的理论>中对他所主张的辩证法理论的称呼.关于总体化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的交互关系问题的理论,是"批判的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主要包括对"总体化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交互关系"规律的形式描述和对于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交互关系的可能性和可知性基础的论述.这些描述和论述,一方面包含着一定积极的辩证思维的合理探索,表现出后期萨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其明显的理论局限性.而其中在有关问题上提出的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错误批评,则彰显出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5.
值此世纪之交及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中国哲学事业的现状、命运和出路何在?这个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界普遍关切和思考的热点问题。一、严峻的挑战及其成因根据我们所做的大量调查统计结果和以往已刊发的资料提供的例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哲学事业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概而言之,挑战表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哲学及哲学工作在社会地位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哲学从业人员地位日下,经济地位降低,在社会生活中不被重视,受到冷落;哲学专业毕业生分配困难;哲学市场萎缩,无论在大学课堂上,还是在社会上,哲学课不…  相似文献   
6.
《辩证理性批判》(以下简称《批判》)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萨特后期主要著作。萨特把他在该书中所主张的辩证法理论叫做分析性、探索性、客观地研究问题的“批判的辩证法”,标榜这种辩证法是唯一具有可能性和可知性基础的理论,并且用它来纠正所谓被“自然化,概念化和教条化”了的唯物辩证法。本文试图结合《批判》全书的内容和逻辑,通过以下几方面对“批判的辩证法”作较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高湘泽 《浙江学刊》2005,(6):196-198
道德责任意识,即道德主体对与自身特定的角色和权能相联系的自己在道德上的"份内应做之事"或"应当为没有做到份内应做之事所担当的道德过失"的自觉体认,它应当而且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自身所应担当的道德责任"是什么"的明确认知和判断,其二是对自身道德责任之"为什么"的深刻体认.加强道德责任意识建设,以道德责任意识的自觉来促成道德行为的自律,是当今中国公民权责关系状况、社会道德生活境况、道德推理方式特点和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现状条件下为更加富有成效地搞好公民道德建设所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的一项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包括关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于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实际上是分别从哲学-人类学层面和哲学-社会学层面对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而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而非正误对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论,在逻辑上对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是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著作。这部洋洋数十万言的著作所着力进行的工作之一,就是从人类实践活动的“综合运动的可知的统一性中揭示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以及二者之间不可消解的联系”。因此,研究《辩证理性批判》中的自由与必然观,对于深入了解和批判萨特的哲学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讨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一) 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首先对“自由”和“必然”这两个概念的涵义作了独出心裁的规定。他说,这里所谓自由,“是实践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中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发展”等等 ,既是这一社会发展理念之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典型体现 ,同时也体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有关人的问题的提法上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