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研究生教育体制、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手段的相对落后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削弱,从而导致部分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以及正确政治取向的缺失。因此,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高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是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提;完善教育机制是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条件;方法多样化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些地方和单位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无视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将一些所谓“有用”、“有社会影响”和“有钱”等诸如此类的人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对此,本人提出,要在坚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政治制度的民主功能,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有效程度,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逐步瓦解,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不仅使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十分悲惨,而且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因此,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就成为中国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辛亥革命作为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上述任务,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党两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无原则区别,都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然而两代领导人对其如何实现却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由此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对此问题应该历史地、科学地评价  相似文献   
5.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不同阶段。长期以来,一些论者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将其对立起来,这就难免要低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功绩。事实上,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积极的、重大的贡献。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即前者是以后者为条件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 ,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构成了殖民地国家进步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 ,对殖民地来说 ,只有在人民觉醒的基础上发动社会革命 ,推翻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才能享受到新的生产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浅析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丧失了依靠自身力量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表并进而实现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能力,改变中国腐朽现状的动因注定要来自外部力量。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趋发展。推翻封建统治,实现资本主义化就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权主义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对中国国情的分析 ,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早期发展模式 ,从而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中国政治从传统走向现代具有奠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作用。毛泽东的《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探讨了如何通过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论》所阐述的实践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也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客观规律,从而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成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多元社会结构的逐步形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和个体的政治需求的变化,公民有效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和扩大公民有效政治参与,重点应当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行使;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三是从国家层面上进行整体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