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化界的一位奇人.这位奇人为世界文学留下了几部奇书.《拉辛与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一部.这本书之所以令人称奇,不仅因为文体的解放——对话体,书信体,戏剧体兼容并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不仅因为一书兼二任——为浪漫主义摇旗呐喊,又为现实主义奠定基石,而且因为它象《红与黑》一样,“在反映这个历史时期某些‘本质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并不低于今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那个时代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以及其发展趋势,变化规律的认识,这是足以使我们吃惊的.”  相似文献   
2.
《巴马修道院》在我国的影响远比不上《红与黑》。其实,这部小说的命运比《红与黑》好得多。它出版后不久,就受到已经成名的巴尔扎克的盛赞。巴尔扎克在自己主编的《巴黎评论》上,用七十页的篇幅为《巴马修道院》写评论,称它是“五十年来最美的书”。西方不少研究司汤达的学者认为这部小说的价值在《红与黑》之上。《美国百科全书》就称《巴》是司汤达最好的小说。还有不少人认为两书高低难分,于是将它们并称为司汤达的代表作。纠缠于名次的排列未免有些学究气。不过,这种争论起码可以说明《巴》的成就是不客忽视的。本文拟从创作意图、人物形象和时代内容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初步的评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