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本人近几年的观察,在法学界提出法律现代化的口号,并试图以此进一步推进我国法治进程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则至少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冲突:一是在话语系统上,很多法学家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司法实践规范的概念,并通过对案件预期结果不确定性根源和法律规范不确定性成因的分析,论证了司法实践规范在加强司法过程、健全法律制度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指出了法官创制司法实践规范的实质性条件及其约束机制。文章认为,只有在依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在适用某些案件时并不能贴切地符合立法者的真正意图,或者容易造成偏离法律精神的后果之条件下,法官才可创制司法实践规范;也只有通过判例─—遵从前例与程序性监督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法官创制司法实践规范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语义分析认为,法治有三层内涵:一是依照法律来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二是建立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机制;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确保人民的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法治的目标是建立对权力的制约机制。法治的实现途径应当是一种有机式的演化,应当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出发,从微观试验开始,实行上下结合的方式,使法治建设稳步、有序、健康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4.
通过语义分析认为,法治有三层内涵:一是它的表观含义,即依照法律来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二是它的实质含义,即建立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机制;三是它的最终意义,即建立民主监督机制,确保人民的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所谓的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本文把建立对权力的制约机制视作法治所应确定的目标,并就人治与法治、法的工具论与信仰论、以及法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最后,本文从有机式论和机械论两种不同的哲学前提出发,通过分析认为,法治的实现途径应当是一种有机式的演化,应当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出发,从微观试验开始,实行上下结合的方式,使法治建设稳步、有序、健康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5.
魏宏 《领导科学》2000,(2):26-27
“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是党的十五大关于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对高素质干部作了一个界定,这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这一特定的、鲜明的界定,内在地包含了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新经济"、"网络经济"如同麦当劳的香辣鸡翅一样热卖.专家也好,网民也罢,更有那些互联网企业,开始假设,开始憧憬,开始梦想……投机,人类基本贪婪和狂热本能的文化产物,在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交替的岁月里,在人们对新兴的网络经济的认识尚模糊不清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处我国三大地质构造域,历来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我省共有发育规模和危害程度不等的崩塌、滑坡隐患点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  相似文献   
8.
法律规范与文化的关系相对而言在我国是一个不大受重视的课题。之所以如此,是许多人在自觉不自觉的意识中总是把法律规范看作外在于文化的理想化的人制框架和人为秩序,不是把它看作文化本身的一种产物,并受制于整个文化的内在需要和演化逻辑;二是过高地估计了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
关于克隆人试验与伦理学的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克隆人试验的对象是人的活细胞 ,不是人的胚胎 ;并且由于人只能有限地决定自己的未来 ,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 ;同时由于基因诊断和修复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 ,因而克隆人试验既不会伤害任何人的生命体 ,也不会侵犯任何可能出现的克隆人的自主权和平等权 ,进而不会违反伦理学的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中庸主义的理念,讨论宗教法治问题也需要在价值的平衡过程中来寻找观念理性的现实逻辑。之所以如此,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由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又是无神论,因而在现行宪政理念和体制之下,如何理解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