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稀土是支撑高端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已经成为大国资源竞争和国际地缘经济政治博弈的重要对象。全球稀土供应链重构进程加剧,如何评估我国稀土资源贸易安全,破解稀土贸易贫困化增长困境,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构建稀土贸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不同时期我国稀土资源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揭示我国稀土贸易安全指数演变特征,进一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识别我国稀土贸易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稀土资源贸易安全度在持续下降,亟需优化贸易结构,降低供应链风险;我国稀土资源贸易的驱动因素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牵引、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产业有序供给;全球稀土产业分工格局、资源价值核算方法缺失,限制了我国稀土资源贸易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健全稀土资源收储体系、建设再生稀土研发和回收网络等方式,保障战略性稀土资源供给安全;同时,整合稀土行业优势资源与优化稀土产业链及供应链,深度参与全球稀土供应链治理,为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双碳”目标,上海应统筹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根据本地产业和区位特征,稳中求进,确保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平稳实现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一方面,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要同向努力,在关键领域持续推动低碳转型,发挥上海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探索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在碳市场建设、碳排放管理机制、电力市场改革、低碳技术转化等方面推动跨区域合作交流,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