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最早的国家,也是产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但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于何时,就我所接触到的著作中,其说法是极不一致的。在涂西畴的《产业革命》、钱亦石的《产业革命讲话》里,都说1730年惠特(John wyatt)发明的转轴纺纱机乃是英国产业革命的开始;彭迪先的《世界经济史纲》、王芝九的《英国工业革命》均把1733年约翰·开伊(John kay)发明的飞梭作为产业革命的开始;林举岱的《英国工业革命史》认为1764年织工哈尔格利夫(John Hargreaves)发明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中,曾涉及到中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何时开始的问题——实质上即是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问题。最近,在中国资本原始积累问题的讨论中,意见之所以分歧,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持有不同的见解而产生的。一种意见认为: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一同开始的。这在关梦觉和陈乃圣两先生的文章中有系统的论述。关梦觉先生在其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史,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如中国经济史、日本经济史等。它是介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关于国民经济史的研究对象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经济学界尚无一致的看法。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为了行文的方便,就从介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不同意见着手。  相似文献   
4.
5.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门介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学科。解放以来,在这门学科的研究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这门学科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有许多问题经济史学界迄无一致的意见,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历史研究总是要分时期分阶段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期应该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牵涉到对这门学科的深入研究,牵涉到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牵涉到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和探讨这  相似文献   
6.
论近代中国曾否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曾否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这是经济史学界一度争论的一个问题,迄无一致的意见。而这一问题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它和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必要继续研究和讨论。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些个人意见,错误不妥之处,尚请同志们不吝赐教。一、对“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市场”不同理解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谷书堂同志在《学术月刊》一九六一年第六期发表的“我国的资本原始积累问题”一文中曾谈到:“甲午战争以前,列强在中国的资本仅有二至三亿美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增加到二十二亿五千五百多万美元。”作者没有注明这一资料的出处。我翻阅有关的图书资料,认为很可能是引自吴承明的《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该书第56员“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资本”统计表中,载明1914年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资本额为二十二亿五千五百多万美元,而且还分别指出这一投资额的内容是:①企业财产1,000.3百万美元,②房地产134.9百万美元,借款576百万美元,赔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国家纸币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魏永理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北宋王朝发行的官交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纸币。(一)中国国家纸币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为什么交子不是产生在北宋京城所在地的中原河南,而产生在西南的四川呢?宋代承袭了五代十国时铜...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理论宣传中,一味强调人口多是好事,否认人多也有困难;把人口的盲目增长说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而不谈人口过多会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于是人口问题成为禁区,学术界不敢问津;既无理论上的探讨,亦无资料的积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处在盲目增长的状态。其后果如何,人们已有切身的感受。现在,随着全党全国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始走上健全发展轨道的新形势下,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解决好,否则,将会影响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本文想就我国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略者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国民经济蒙受深重灾难.日寇先采用最野蛮、最残暴的手段对我国的工业、农业、金融等进行直接破坏;继而又大肆掠夺工农业物资,大量发行伪钞,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其潜在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用这段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