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2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中亚历史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把穆斯林文字资料中的伊斯兰历年代换算成公历年代。这通常是靠查表解决。倘若外出,或手头一时没有表,工作就很不方便。我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换算方法,写出来请同志们指正,改进。为便于读者了解换算方法的依据和掌握换算方法,下面先介绍一下公历和伊斯兰历的历法,然后通过例题的演算阐述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出《拉失德史》俄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儿咱·乌黑麻·海答儿·朵豁刺惕(1499-1551)晚年写成的《拉失德史》(Tarikh-iRashidi),是一部关于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的中亚,特别是关于整个东察合台开国和初期叶尔羌汗国的最重要的史籍。上个世纪不列颠博物馆东方文手抄本保管部主任查尔斯·李约博士就指出,这部书可看作是关于1321年左右从当时统治河中地区的察合台系主干分离出来的那支蒙古话汗(即东察合台后王们)的历史,而这支蒙古人流传于世的史籍只有这一部①。我国中亚史专家王治来先生认为:“这本书是关于中亚史上的黑暗时代(1347-1542)的唯一的史料。”②…  相似文献   
3.
《福乐智慧》与喀喇汗王朝的文化整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福乐智慧》的历史意义在于应时代之要求,对伊斯兰文化和突厥文化进行整合,奠定了新的文化——伊斯兰-突厥文化的基础。它在制度文化层面上肯定喀喇汗王朝的政教分立,为其后历代政权沿用不替,避免了政教合一的高度专制所造成的整个社会生活窒滞;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继承和发扬突厥文化传统,积极吸受伊斯兰文化成分,加以整合,形成自己的精神文化特色。在此基础发展起来的维吾尔文化,久经历史的磨炼和丰富,不仅不同于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伊朗文化,而且也有别于突厥语其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不得逞,到处碰壁。今天我们这个古老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正处于又一次社会转型时期,维吾尔文化同整个中华文化一样,也面临着文化整合这一重大课题,重温历史会给人们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金秋九月 ,全国第十三次回族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盛况空前 ,9月 6日的《新华日报》便在头版重要位置对会议的开幕式作了长篇报道。会后感想颇多 ,不成系统 ,写出来 ,就教方家。会议来的人很多 ,大约 2 0 0 ,是我这些年来参加学术会议见到的人最多的一次 ,而且来自各界 :政界的、商界的、宗教界的 ,当然更多的是学术界的。从大会的发言、小会的讨论 ,以及自由交谈中 ,我发现这些来自政界的、商界的、宗教界的人士也都是学者 ,不仅有回族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而且视野宽广 ,见识高远 ,态度务实。由于各界学者的出席 ,会议更突显了自己的主题 :…  相似文献   
5.
对清代汉文史籍中有关叶尔羌汗国记载的一些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清代汉文史籍中出现的“吐鲁番国”及其一些统治者,利用穆斯林史料进行了印证和考释,纠正了清人记载上和前人研究上的一些误失,基本上理清了叶尔羌汗国晚期及其亡后汗室的活动情况,特别是他们与清朝的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能不能为社会现实服务,如果为社会现实服务能不能保持其科学性及学术水平?历史学要不要引进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先进方法,如果引进会不会堕落成为“靠灵感、要小聪明,利用现成的材料,从国外进口一些名词、术语,在国内组装一下”的“新潮史学,?对这些近年来史学界经常谈论的话题,陈华同志主编的《和田绿洲研究》一书用事实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关键在于“要扎扎实实做学问”。这是一部多学科交叉对和田绿洲进行综合研究的论文集,虽为一些单篇论文的集文,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同自然科学工作者协同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五阿布都拉哈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阿都剌因汗是拉失德汗的第十二子,在父亲死后三个月才出生。马黑麻汗于伊斯兰历1004年(1595~1596年)调任他为吐鲁番总督。马黑麻汗还在世的时候,他就显露出分离倾向,同中央政权发生武装冲突。阿黑麻汗统治时期(1609~约1618年)他开始觊觎汗位,不断向西发动进攻,后来也自称汗。阿不都·拉提甫汗统治时期(约1618~1631年),阿都剌因汗的前锋绕过库车占据了拜城,其实力已足以与中央政权抗衡。阿都剌因汗为集中力量夺取叶尔羌汗国的大汗之位,对明朝、瓦剌、哈萨克都执行睦邻政策,保持着友好往来,很少  相似文献   
8.
建国三十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一直急切需要一部简明的维吾尔族历史读本,以了解新疆主体民族所走过的历史发展道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党和政府也多次组织人力编写这样一部简史,但迄今仍未完成。其原因何在?去年一月在北京召集了一次专门讨论维吾尔族简史编写问题的会议。通过会议的讨论,我觉得,如果说目前编写一部详尽的维吾尔族通史的条件还不成熟的话,那么编写一部简史的条件,无论从资料的收集上还是从研究的深度上讲,我们都已基本具备条件,关键是若干理论和方法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就教于师长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开始注意明代西域历史,在史料的发掘、整理、翻译和出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本文拟就“叶尔羌汗国”及与之有关的汉文以外史料的基本情况做些介绍。一、名称问题这里所说的“叶尔羌汗国”,是指察合台后裔萨亦德汗(Sa‘id khan,公元1514—1533辑在位)创建的,以叶尔羌为都城的国家构成体。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当地一些穆斯林作家称这个国家构成体为Mamlakat-i Moghuliye,或Moghuliye,或Baladha-yi Moghuliye,或Vilayat-i Moghuliye,意为“蒙古国”。有的学者把Moghul这一波斯语名词汉译为“蒙兀儿”或“莫卧尔(儿)”,韩儒林先生早在1943年就已指出,这是“波斯大食人对Mongghol一字的误读”,并做了审音和勘同,结论是:“‘蒙兀儿’之译名,断难成立。”最近,杨志玖先生也重申韩先生这一论断,他说:“蒙兀儿这个名称也不  相似文献   
10.
一 从东察合台汗国到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是由东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封建的察合台汗国,至14世纪中叶分裂成为东西两大部。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继承者曾致力于恢复汗国的统一,几次出兵河中地区,虽建立过短时间的统一汗国,但以失败告终,只能保持在东部的统治。人们把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后裔统治下的地域称为“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由巴鲁刺思部异密(又译为艾米尔,意为首领、将军)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史称“帖木儿王朝”或“帖木儿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