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品牌和一类企业,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符号象征。人们能够通过感观体验对"老字号"形成认同,其深层原因在于"老字号"背后的记忆隐喻以及人们对"老字号"的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2.
民俗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民俗表面的描述上,研究者应该把视角深入现象内部,对文化解释中"意义"进行思考。民俗学正在经历一个由描述民俗学到解释(阐释)民俗学的学科转向。立足当下,从政治经济因素、民俗现象的场域、作为实践的民俗文化和社会与文化再生产几个方面,学者对民俗现象文化意义的解释已建构出较之前人更为精妙的方法。随着我国学科的不断发展,民俗学一定能够日趋成熟并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3.
谢元媛的《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一书采用实验民族志写作方法,从当地人的视角看待生态移民政策,并由此对我国规划现代化策略进行反思。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不仅生动细腻,而且将读者置于国家与地方以及民族关系的高度来思考什么是现代化、如何现代化,具有较高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