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读了武文同志在《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的《“鸡招”考释》①一文,使人获得启发和教益。壮族民间仍十分流行崇鸡的习俗,本文想以桂林壮族地区人们崇鸡习俗的表象为例,探讨其源流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就笔者的所见所闻也谈及其它地区壮族和兄弟民族的崇鸡习俗。桂林壮族多居住在边陲山区,他们是越人的后裔,经过历史的演变和民族的融合,他们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深入我国内地和乡村。本文拟在“基督教传入壮族地区原因试析”一文的基础上,对桂林地区基督教的历史情况及其得以大规模传入的历史原因作进一步探讨。一、基督教大规模传入桂林地区的历史情况第一个进入广西的外国传教士是南美浸信会差会派来中国的美国人纪好弼。自鸦片战争订立不平等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后,纪好弼就来到了广州。1860年他在广东肇庆建立了教会。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其中传入中国的新教,中国人称之为基督教。中法战争后,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了我西南大门,大批的传教士潜入西南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传教和特务活动。使天主教、新教(基督教)先后传入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据1907年(光绪十三年)统计,广西全境设天主教堂50座,基督教堂29座,其中壮族聚居的武宣、凌云、崇左、柳城、贵县、百色、龙州等地区均设有天主教堂。1862年基督教传入壮族地区,相当一部分教堂分布在武鸣、桂平、象州、贵县、宜山、百色、龙州等地。以下为了叙说方便只统称基督教。本文主要是分析基督教传入壮族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关于避讳习俗,古今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涉及的主要是东周秦汉以后的改字避讳法。避讳习俗源流何在?前人研究甚少。笔者拟就所及材料,试探讨避讳习俗的起源:以为避讳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