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黄崑威 《船山学刊》2010,(1):120-122
明清之际社会上出现了一股由虚返实的实学思潮,从学术层面上说,这股实学思潮实质上是一种反思理学思潮,是对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及其末流的一种批判。针对理学"束书不观"、"空谈心性"的弊端,明清之际的实学家们一致强调学以经世的为学宗旨;针对理学无根游谈、空疏不实的弊端,他们在为学方法上倡导征实之学。这些共同体现出实学"崇实黜虚"、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3.
黄崑威  戴叶 《船山学刊》2010,(3):164-166
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名士与名僧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指出通过名士和名僧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玄学和般若学的理论互动,最终出现了名士与名僧合流、玄学和佛教般若学合流这一东晋时期重要的社会思想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禅文化在中国经历了禅学与禅宗两个发展阶段:道安在湖北襄阳注疏禅籍,深刻影响了早期禅学的发展方向,慧远把念佛与禅修结合开启了印度禅学中国化的序幕;道信与弘忍在黄梅开创的“东山法门”,是禅宗创立的标志.自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其宗门渊源及领袖皆出自“东山法门”.如今以四祖寺、五祖寺为核心的黄冈地区佛教丛林,以弘扬“人间佛教”、实践“生活禅”理念为己任,继承发挥地域文化传统优势,形成鄂东禅宗文化圈.湖北不愧为中国禅文化的策源地、禅宗的发祥地、禅学领袖及禅宗祖师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元始天尊说无上内秘真藏经》融汇佛教"法界"学说思想成果,构建了大乘道教的"法界观"."真藏"意味着法界,真实存在于众生自性本具的"道性"之中,所谓"道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真藏法是超越有无二边、"一真一切真"的最究竟境界;一切众生都与天尊本性平等.《真藏经》的"法界"之说并非华严学"一真法界"义理的翻版,实际上是为了回护、彰显符合道教精神特质的"道"身有相学说,为诠释"道"的真常、实有之理论特质,论证"道性"的本体意蕴服务的.他不仅凸显"身"为实体,而且强调"心"亦是实体.在这一点上,《真藏经》又融会贯通了佛教天台宗圆教学说的"法身有相"命题.《真藏经》法界学说的理论特征与中国佛教"性空妙有"的思想特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4-6世纪的北朝十六国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汇",并由北朝主导,实现了再一次的全国性统一。"中国化"的佛教,在其中发挥了"文化中介"与"文明纽带"的作用。客观分析、综合考察佛教"中国化"与民族"大融合"之间"应然"与"实然"的关系问题,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当今不同文化、文明之间,如何积极开展对话交流、文明互鉴,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