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异见"是指组织成员或普通群众针对组织决策或组织行为提出的不同意见、批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常言道"诤言逆耳",可见就一般的心理反馈机制来说,"异见"往往不易被虚怀接纳.在某些组织当中,甚至还会出现视"异见"为"噪音"或"杂音"、视"异见"人士为"麻烦制造者"的情况.如此看待"异见"甚不妥当,因为历史经验屡屡证明,负责任的"异见"往往是蕴含真知灼见的"宝藏",将其中的"真理颗粒"发掘出来,便有可能发挥提高决策品质、促进事业发展、提升领导素养等建设性功效.因此,高明的领导者当细致体察"异见"人士的动机,珍视"异见"中的"真理颗粒",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在组织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建跃 《领导科学》2012,(33):11-13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对理想的君臣关系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臣》)若将这段话中的君与臣置换成上级与下级,那么这个"共曳大木"的比喻实际上旨在阐明上下级关系应当是政治上、人格上相互平等,职权上、职责上分工配合,精神上、情感上亲密默契的关系.然而,在一般的单位组织中,这种理想类型似乎较难实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3.7%的受访者坦言,日常生活中上下级关系最为难处.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上下级之间彼此不太满意的情势.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导致上下级之间出现离心离德甚至对立对抗的情况,即诱发上下级关系疏离的"组织生态病",最终损害组织的整体利益和共同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上下级关系疏离的表现类型,诊断其病因并对症施药,进而建构和维系自然、有序、亲密的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德治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为政者的道德品行。时至今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仍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全面提速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客观的领导环境和主观的思想意识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领导干部在道德领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呼声日益高涨,主管部门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从政道德给予了更  相似文献   
4.
培育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思想保障,而且本来就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激烈的思想文化交锋、西方社会与非西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天命和德是我国古代的核心政治观念,通过对檄文进行整体性研究,能够清晰揭示天命观念的人文化、公共化转向和德观念逐步成熟的演化过程,进而把握德扬天抑的政治观念变迁脉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