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所需面对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史无前例,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亦空前未见。俗语言:"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生态文明建设是属于全中华民族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事业,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公众,依靠公众。因此,就新形势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标志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标志制度以它对环境独特的保护作用,在国际贸易中成为各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由于各国生态标志的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各国生态标志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也不相同,难免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导致国际贸易活动的障碍,引起环境与贸易冲突,对全球环境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也必然要运用生态标志制度来保护环境资源和促进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IA制度是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 ,创建科学的 EIA制度是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本文介绍 EIA制度的基本内容 ,分析我国现行 EIA制度的现状 ,提出完善我国 EIA制度的对策 ,以期待我国正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能早日出台。  相似文献   
4.
黄明健 《东南学术》2006,(5):131-137
法哲学是以正义为核心的学问体系,一切法哲学都要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问题.生态法哲学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萌芽、发展的.生态危机的现实存在和生态哲学的理性思考,形成了生态正义观念.通过对生态正义理论向度的探索,可以发现作为整体公平的生态正义其内容应包括代内正义、代际正义和自然正义.而生态正义秩序的建立,则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