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来源于饮食中的味觉,但不是味觉。中国美学重视事物内在的意味,这种意味是精微的,模糊的,需要自身体验的。中国美学用了“味”这个词比喻美感,说明中国美学是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的,与西方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相区别。中国美学要求审美者超越现象的美,而深入到现象后面的意义,认为这才是最高的美,最高的是“妙”。“妙”是不可言传的,通向无限的。  相似文献   
2.
《楚文学史》在文化理论视角之下, 取得了楚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突出实绩与突破。该书在结构布局方面也独具特色。但在一些局部问题上也存在有失于一般化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味觉与中国传统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来源于饮食中的味觉,但不是味觉。中国美学重视事物内在的意味,这种意味是精微的,模糊的,需要自身体验的。中国美学用了"味"这个词比喻美感,说明中国美学是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的,与西方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相区别。中国美学要求审美者超越现象的美,而深入到现象后面的意义,认为这才是最高的美,最高的是"妙"。"妙"是不可言传的,通向无限的。  相似文献   
4.
早在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教育,只教学生知识,不教学生做人。今天,中国的人格教育仍然有失偏颇。一、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涵义(一)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首先必须做人格健全的人。因此,做人的教育,应是加强人格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首先,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和竞争性特征,这就要求人才不仅有知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格发展阶段特征及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大学生人格发展有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生活适应期、学习焦虑期、情感困惑期、择业彷徨期这四个阶段。而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应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体系,即课堂教育体系、发展指导体系、咨询辅导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思想,以趣味即美感为逻辑起点,论述了美育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强调文艺的审美价值和情感特征,旨在构建真善美相统一的"趣味生活"和理想的人生境界.这一理论内涵丰富且独具创见,对于美育的内在本质和特殊规律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促进了中国近代美育的诞生,即使是到了近百年后的今天,他所倡导的 "吸收趣味的营养"、"增进自己生活的康健"的美育理念和人生理想,仍具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