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结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从赞助者的视角,分析其对译者的影响,尤其是赞助者如何在意识形态、经济和地位三方面影响译者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启发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翻译观并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相关教学要求,借鉴Albert Neubert提出的翻译能力的五个参数,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在翻译教学中应加强学生3大主要意识: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意识、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以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翻译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译者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同时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兴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应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测试与评价、师资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6.
以需求分析为理论依据,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个角度论述了在新兴本科院校构建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测试与评估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该体系的改进措施,以期满足社会及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