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世界华文文学,由全球众多个别华文作家所创造,为全球华人甚至全球人类所共享.文学艺术强调创意、多样化,因此,"中心"和"一体化"的提法,容易引起误会.说全球有不同地区的华文文学,不同地区的华文文学在缤纷多姿之余,或有某些共同的特色(例如说,都源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样说应能减少争议.  相似文献   
2.
3.
刘勰的六观说是全面析评文学作品的一个体系,其实用价值不分古今,不限中外。任何批评家对作品的析评,都跳不出六观说这个“六”指山。龙学未来的两个方向:一是用宏观或微观的方法,通过中西比较,向西方学术界说明《文心雕龙》在世界文论史上的地位;二是把《文心雕龙》的理论,应用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实际批评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竞耀,千万别忘记“遥远东方”的这条《文心雕龙》,让它舞出矫健优雅的姿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消费品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尤其是消费者购前信息搜寻行为,对于促使企业产品信息为消费者接受则具有重要的意义。消费者购前信息搜寻可分为内部信息搜寻和外部信息搜寻。内部信息搜寻,是指消费者对自己记忆中所储存的购物...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有学者隆重其事地提出新的名词,一是“华语语系文学”,另一是“汉语新文学”.“华语语系文学”的“语系”一词不甚妥当,弊在不精确,容易引起误会.“华语语系文学”其实就是“华语文学”,就是“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新文学、中文文学、华文文学、华语文学的一个共同语病是:中国或中华民族由多个种族构成,有多种语言,而学术界使用中国新文学、中文文学、华文文学、华语文学等词的时候,绝大多数指的是用汉语书写的文学.“汉语新文学”的提法提出了可行的、统合的观点,超越了国家板块、政治制约的观点.若干学者在美国提倡的“华语语系文学”,其语系一词在学术上不专业,在意识上有分拆、对抗的主张.朱寿桐倡议的“汉语新文学”正好相反:名称正确且旨在包容.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