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有关传统小农具有何种理性的争论,存在两派对立的观点.即传统农民是社会理性还是经济理性.这两派观点分别持"实体经济学"与"形式经济学"的立场,在各自的形成中涌现了一系列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  相似文献   
2.
有关传统小农具有何种理性的争论,存在两派对立的观点,即传统农民是社会理性还是经济理性。这两派观点分别持“实体经济学”与“形式经济学”的立场.在各自的形成中涌现了一系列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两派的对立争论之外,也不乏出现调和的“第三条道路”.认为现实中的小农是两种理性的综合体。重新梳理、反思这一经典小农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构建本土方法论以及对当下中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基层社会的稳定。所谓“历史遗留土地问题”.是由于基层治理主体在以往的治理实践中留下了大量土地纠纷的隐患,并在当下演化成了现实的土地纠纷。这类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问题遗留与纠纷结果之间的非即时性、与基层治理主体行为瑕疵发生关联性以及问题的极难解决。土地价值凸显、农民地权观念膨胀是促使大量历史遗留土地问题浮出水面的直接原因,而“土地的长期模糊化管理”与“基层权力的非程序性滥用”,则是其生成的根源。这类问题在农村的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并易诱发各种类型的群体性冲突事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有关中国人"送礼"的研究,往往侧重于"礼尚往来"层面,而对送礼过程中的礼金数额则缺乏应有的关注.通过对鄂东南农村一场婚礼的考察,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亲缘关系中,所送礼金的轻重多根据亲疏远近而有所不同;地缘关系中,村民送礼的多少则以同属于一个村庄这一形式化的结构关系为依据;业缘关系中,所送礼金乃遵循经济理性的法则,在工具性送礼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建立关系网络的努力以及由这个关系网络所带来的收益预期.  相似文献   
5.
从农民组织化的路径来看,中国农民迈入现代化存在两条路径,即新集体主义路径与后集体主义路径。所谓新集体主义路径,以小岗村为代表,经历了组织-分散-再组织的发展过程。而后集体主义路径以华西村等为代表,改革前后始终维持集体所有制基本不变,通过村庄集体将农民组织起来,走上了集体工业化道路。两条路径存在分野的实质在于,摆脱国家大共同体束缚后的农民有两条道路选择,由大共同体向小共同体的过渡抑或大共同体向原子化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南京市19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及政府部门的调查,指出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职能缺位和管理失序。因此就改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制度和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平等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清理和修订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的相关法规,理顺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监督体制等。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土地纠纷急剧增多。有关此问题的解释,学界普遍存在着"特定纠纷类型—特定原因"的解释倾向,而缺少关于农村土地纠纷何以大规模爆发的宏观性、整体性理解,基于此,本文尝试提出"土地产权秩序转型"这一宏观解释框架。"土地产权秩序"意指一个社会中土地产权制度与其形塑下出现的稳态、有序的土地产权行为及其观念;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土地的理解主要存在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三重意义和价值维度,不同的土地产权属性对应着不同的土地产权秩序。当前我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以政治产权属性为基础的土地产权秩序向以经济产权属性为基础的土地产权秩序的转型,这种转型带来了农村两种土地产权属性的并存与对垒,是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大规模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