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以其"20世纪黑人体验史"系列剧而著名。他对黑人历史的关注源于自身的创伤经历。从文化创伤角度来探讨,威尔逊作品中的一个持续主题是,作为背负历史创伤的族裔,黑人怎样能既不忘记奴隶制、种族歧视的痛苦历史,又要走出它产生的创伤阴影。通过分析其三部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是:只有正确认识理解过去、将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相连,个体和个体发生关联、共同承担创伤,黑人才能汲取力量、继续前行。其作品体现出威尔逊通过对文化创伤的塑造建构族裔认同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回族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是双元的——通过自身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教育手段实现民族文化传承,通过主流社会教育手段谋求主流社会认同与环境氛围相适应。”就是说,作为回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回族家庭教育,其教育中心是一方面通过家庭教育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另一方面就是与主流教育的接轨。这样,就使得回族家庭教育形成了“念经与念书”的两难抉择。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各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城市正面临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工程的稳步推进,未来20年内将有4.5亿-5亿农民(包括西部地区回族等各少数民族在内)从传统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这种转化可能是就地城市化带来的,也可能是集中型城市化即现有城市扩大化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大一统志》从至元二十三年(1288)起,到大德四年(1300)成书,在大德七年(1303)又进行了增补,计1300卷,是元政府绘制的一部符合元帝国实际疆域的、全国性的地理志和天下总图。扎马拉丁与《大一统志》的修订有着密切关系,他将西方技术引入中国,使中国的地图技术初步具备了由计里画方的传统方法向经纬度方法过渡的可能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考察中西文化交流和对后代全国地理总志的编订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族习惯法的直接渊源来自《古兰经》、“圣训”,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一贯按伊斯兰教的教义行事。《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中记载穆圣说:“凡婴儿初生时,均属原造。以后,其父母使其成为犹太人、基督教人或摩尼人”。根据这一条“圣训”,回族形成了一条重要的习惯法,即当孩子出生后父母便通过口头、行为和心理等方式对孩子进行伊斯兰教育,即家庭教育。由于回族习惯法具备法律功能发生的条件,因此它对回族家庭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反作用力。在这一习惯法的影响下,回族家长将孩子教育成才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6.
记得《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说过:在这个全球正在被铲平的时代背景下,年轻人要始终保持激情与好奇,PQ CQ大于IQ(P代表激情,C代表好奇)。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以其"20世纪黑人体验史"系列剧而著名。他对黑人历史的关注源于自身的创伤经历。从文化创伤角度来探讨,威尔逊作品中的一个持续主题是,作为背负历史创伤的族裔,黑人怎样能既不忘记奴隶制、种族歧视的痛苦历史,又要走出它产生的创伤阴影。通过分析其三部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是:只有正确认识理解过去、将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相连,个体和个体发生关联、共同承担创伤,黑人才能汲取力量、继续前行。其作品体现出威尔逊通过对文化创伤的塑造建构族裔认同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