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任杲  宋迎昌 《城市》2017,(11):48-53
自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来,我国城乡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步拉大.进而,城乡协调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城乡一体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相应地,学术界从城乡一体化的概念阐释、 规律认知、 模式探索、 测度评价和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城乡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未来,进一步明晰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化认知城乡一体化规律等问题需要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苏美蕊  任杲 《城市》2022,(3):14-30
2020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打造大同市、长治市和临汾市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弥补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缺失,为区域经济增长赋能扩量.2003年,国务院批准建设湖北省宜昌市和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为此,选择宜昌市、襄阳市、大同市、长治市和临汾市进行比较分析,为继续推动省域副...  相似文献   
3.
4.
任杲  苏美蕊 《城市》2021,(6):38-45
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以中心城市为载体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这是新形势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思路.基于中心城市内涵梳理,笔者提出中心城市具备人口规模大、集聚程度高、经济实力强、政策支持多、开放程度深、科学技术先进、公共服务完善和基础设施健全八大特征,并通过欧氏距离测量城市间的相异性,对黄河流域99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可划分为"3+2+12+82"四大城市类型,即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区域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地区中心城市和黄河流域其他城市.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进行类型识别,便于因城施策、因势利导,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杲  宋迎昌 《城市》2018,(2):3-10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城市人口总数的增多,也暗含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明晰我国大城市发展现状,笔者借助大城市数量、 大城市化率和大城市平均人口数3个指标,对1980年~2010年20国集团(G20)国家的大城市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符合绝大多数国家所呈现的上升趋势,相对于过快发展的大城市数量而言,我国的大城市化率依旧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且我国的大城市平均人口数较其他国家也并未过度发展.今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应重点控制大城市数量,提高人口承载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