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4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致远 《城市》2012,(6):5-7
曹洪涛老人以96岁的高龄静静地走了.6月14日参加了曹老的追悼会,看到他面容安详而凝重.他是德高望重、让我们敬佩的前辈,曾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事业呕心沥血,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成立鼓与呼,为编撰《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2.
任致远 《城市》2014,(9):62-67
正建国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经验。究其原因,多在于科学的政策决策和理论判断,也就是正确的哲学思想的指导和运用,凸显了哲学是城市科学发展的文化思想智慧,是不能被轻视和违背的。凡是符合哲学思想的,必然成功,不符合哲学思想的,就会产生败笔,这是毋庸置疑的。鉴于此,笔者就自己的陋识以城市发展建设实践中涉及的几个哲学思想作一番粗浅的论述,作为引玉之砖,以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致远 《城市》2014,(8):3-8
正每座城市都是建筑林立,这些建筑构成了城市的立体空间形态和形象,蕴含了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的价值取向、技术进步和艺术追求,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表达实体和客观印象。在城市文化的大舞台上,自然山水环境是舞台的布景,道路交通体系是搭建舞台的框架,建筑则是活跃在舞台上的主  相似文献   
4.
任致远 《城市》2016,(3):12-16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时期,近期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已经指明了在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路径.笔者结合建国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城市发展规律、区域统筹发展等方面,对我国新常态背景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都江堰都江堰市原名灌县,标志着成都平原万顷良田灌溉之水源自这里。为这一方土地作出巨大贡献的是两千多年前秦代的李冰父子带领蜀人开凿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无坝蓄水调水工程至今仍科学地支配着岷江水源,按照人们的要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和她一起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还有———青城山。岷江一出山口,经过都江堰鱼嘴分水,分为外江和内江。内江又经过宝瓶口,逐级分流,像一把扇子一样地展开,流向成都平原。都江堰城市布局也沿渠呈扇形展开。山、城、…  相似文献   
6.
青岛青岛是我国第三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海风景旅游胜地,特别是夏天,气候凉爽,景色优美。她地理位置优越,东南拥崂山,南临大海,海岸线长而曲折,地形起伏,绿化条件好,特别是老青岛中心区,保留了大量德式、日式建筑。“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相映成趣,雅致怡人。东部八大关别墅区更是吸引了大批游人前往旅游度假。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称赞过青岛城市很美。为此,1958年中国建筑学会特意在青岛召开学术会议,副理事长梁思成教授专门组织了一批建筑师调查总结青岛城市建设成就,还出了一本专集。今天看来,除了城市设计和建筑上有很多特…  相似文献   
7.
漫步北京     
任致远 《城市》2003,(5):60-63
北京,中国的心脏;天安门,中国的象征。能够生活在京城,接受古今文化的熏陶,感受国内外潮流的交融,沐浴两个文明的阳光,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领略城市发展的伟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当然是幸运的、幸福的和令人欣慰的。如今,当你漫步北京的旧城新区、街头巷尾、高厦广场、天桥地铁、山林河畔、公园民居,耳目所及,身心所感,无不景致多多,惊喜多多,感叹多多。  相似文献   
8.
太原 太原,以其位居汾河平原而得名.东西两山对峙,河西天龙山、龙山山形走势逶迤如黄龙,又称三晋龙城.  相似文献   
9.
任致远 《城市》2015,(7):73-76
乡愁是人对自己生长的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风情等深沉的情感投入、深刻的生活记忆,孕育成难忘的故土情结,乡愁是城市文化具有厚重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读城,研究发掘乡愁要素,将其纳入规划,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形势下,要尊重历史文化,保护继承,避免大拆大建、复古造假.  相似文献   
10.
略论我国城市文化的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致远 《城市》2010,(9):3-9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城市出现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在城市孕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城市文化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文化意识和创造性,思想内涵丰富,表现形式独特,文化影响深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谓独占鳌头、独树一帜,无愧地屹立于世界城市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