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1.
何格 《西部观察》2005,(10):60-61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诗五首>中,选了唐朝诗人王维的律诗<使至塞上>,原诗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笔者发现课文注释、<教师教学用书>及一些资料中,对“属国“、“燕然“等词的解释不一,让学生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现根据本人网上查阅的一些资料和典籍,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人们普遍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和有效保护耕地,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创新相关制度,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们认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创新应从正确处理确定流转范围和条件、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完善收益分配体系、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和规范管理程序等几个问题人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世贸规则的要求,在保证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使…  相似文献   
3.
努力实现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实现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从总体上遵循如下原则:一、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原则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就数量而言,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利用或难以利用的,如西北地区有500多万公顷的沙漠和1500万公顷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4.
在探讨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都市2005-2012年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予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研究期间经历了极度失调衰退、一般失调衰退、勉强耦合协调和初级耦合协调四个阶段.土地市场发展失衡是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保障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通过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新形势下三农问题面临的重大抉择。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是改变土地流转自发、分散、无序状态的基本路径,而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反过来也会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所以,要大力扶持农民专合组织并以其为土地转入主体、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搭建农村金融平台、完善农村土地市场等,以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与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6.
文章用经济计量模型测算了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消费需求增加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执行力度对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青岛市的粮食安全的影响。针对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