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郁金与郁金香的同异,向来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遍检传世史料、本草文献、简帛史料、敦煌西域文书和域外古典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其在中古时期东西交通、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知识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详加考辨,为这一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提供了多重视角。  相似文献   
2.
随着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及经济快速转型,广东要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业必将成为下一个主要增长动力。结合当今世界发展新模式和新形势,分析了广东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广东服务贸易自由化及创新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先介绍了回鹘文及其文献 ,然后分析了汉语借词进入回鹘文的途径 ,接着就回鹘文借词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及其规律进行了探讨 ,这对深入研究汉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关系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已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愿景规划,作为极具经济活力的地域,文化交汇融合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三地文化各有所长,且三地文化合作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协商、稳步推进为原则,在各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并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助推粤港澳文化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传播和发展,是值得当前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开栏语     
"中古文史之学",是亦古亦今、亦新亦旧、亦中亦西的学问。近百年来,在新材料和新理论的推动下,海内外学界运用文献、考古、艺术相结合的方法,融烁古今,会通中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术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重建解释性框架?如何开拓新疆域?如何寻求和实践新工具?国际共同研究和代际学术对话是否可能?活跃在前锋线上的同道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思考?新一代中国中古史研究者,又应该如何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宗教学、物质文化研究等多学科角度,来综合考察中国视觉文化与写本文化传统以及知识史视野中的图像与文本,是极富前景的学术新疆域。本文提出"象数"是中国古代理解世界及其存在意义的基本范式,并从这一理念出发,阐述了中古时代的"图书"观念、传统视觉表达系统中的图像分类、东亚古写本所见图像与文本的关系,以及史学研究中如何运用图像等问题,主张不仅应当在历史研究中把图像作为证据使用,还应该从人类思想的基本表达方式来理解图像在历史情境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并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所以,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并  相似文献   
8.
9.
余欣 《领导科学》2020,(6):94-96
企业"隐形冠军"在细分市场中居于领袖位置,具有品牌优势,但又不被外人熟知。"隐形冠军""隐"于专注,采取"聚焦"策略,集中精力、资源于细分市场某产品;"显"于声誉,对客户来说具有实足的品牌影响力与号召力。对于企业应多元发展还是深耕细作,"隐形冠军"给出了一种策略,即以工匠精神发挥自身优势,深化纵向发展。企业领导者可学习和借鉴"隐形冠军"理念,坚守初心与目标,制定正确经营战略;信守经营常识,凝聚核心力量;应变与求变,拥抱发展潮流,知行合一,实现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10.
阴阳五行理论是理解传统中国政治、思想和社会的重要基础。萧吉所著《五行大义》则是中古时期阴阳五行理论的集大成者。该书的编纂体例、文本结构、概念表述以阴阳五行为条贯,并对所有概念和方法做了缜密的阐发,充分体现了萧吉的学术兴趣和时代氛围。本文首先讨论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源流和嬗变,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中国思想、学术与制度的演进,阴阳五行所包含的内容不断被注入丰富的内涵,容纳于其中的方术—博物传统的呈现方式日趋纷繁多姿;到了中古时代,各类知识、信仰与技术出现了汇流统合的需求与趋势,这既体现了阴阳五行理论发展的内在理路,同时也体现了士人复杂而多重的知识结构和人生抱负。在此基础上,将萧吉和《五行大义》置于这一脉络中加以考察,并以萧吉驱除东宫鬼魅一事作为切入点,探究其学术旨趣之依归。本文认为,萧吉在关于此事的占验实践中,将风角、九宫、禄命、谢土、物怪诸术镕铸于一炉,充分展示了如何将阴阳五行理论用于信仰生活与政治运作中的实际操弄。希望借由此个案,讨论汉唐间阴阳五行之"学与术"的知识社会史,对阴阳五行的"行容",尤其是魏晋隋唐之际的"变容"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