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是在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因而改革全民所有制的不合理结构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提出“复关”后,引起世界各国对关贸总协定更加关注,并成为国内各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此过程中,我校经济贸易管理系的同志们,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文献及有关资料,从不同侧面探索了中国的“复关”及其对策,并形成一批科研成果。我们选取其中部分在本刊予以发表,推荐给广大读者,以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城镇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小城镇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大方向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面向21世纪,参考以下思路:小城镇发展规划必须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作为重点;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同步;以塑造小城镇的中心地位为目标;必须突出城镇个性;认真研究和确定设镇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城镇个体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人们对城镇个体经济的性质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有益作用,认识还很不一致。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过去十年整个社会活动的主体内容,它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因此,正确地认识经济体制改革是认清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关键,并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所作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全党正式确立。这是我们党在认识上的一次大飞跃。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想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以及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了三种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方式:台阶式发展、重点带动式发展和非均衡式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就,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小城市发展的成就建国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城市建设方面一直坚持以小城市为主,从而使我国小城市发展取得可喜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1)小城市的规模明显扩大。据统计,1985年我国小城市仅有178个,占城市总数的54.9%,人口为10578万人,占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更新 《城市》2008,(2):13-17
一、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现代服务业.就是指在国际先进理念的引导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按照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来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产业。我国现阶段的服务产业主要包括:信息、软件、科技、金融、保险、物流、咨询、文教、  相似文献   
10.
冯更新 《城市》2013,(1):3-11
一、城市群概念和中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一)城市群的概念一般来说,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聚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及小城镇,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城镇之间在经济社会方面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城镇集合体。在我国,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和都市圈统称为城市群。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