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双良  史瑞杰 《城市》2007,(2):24-2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总量虽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就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需求而言,这一供给还明显不足,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众所周知,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与配置的资源总是具有稀缺性.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都亟须政府的财政支出,财政压力明显过大,银根严重吃紧.因此,在既能保证效率又能兼顾公平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公共需求,缓解城市公共物品供需矛盾,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风气的思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社会风气:含义、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社会风气是一定历史时期或在一定的群体中普遍流行的风尚和习惯,具体表现为道德风貌、风俗习惯和历史传统。社会风气属于文化范畴。如果我们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话;那么,社会风气属于行为文化。 关于社会风气的结构,邓小平指出:“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4页)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政风问题。“整顿领导班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作风整顿好。各级领导人的作风要转变,要解决官僚主义的问题、不深入实际的问题。”(同上,第123页)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因此,可以把政风、军风归于党风,或者说政风、军风就是党风的具体的表现。这样,根据邓小平的论述,社会风气的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党风、学风、民风,民风又包括社区风气、行业风气和家风三个维度。在党风、学风、民风的关系中,端正党风是关键。端正党风首先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好的党风要体现在教育中,这才能培养出好的学风。”(同上第54页)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社会哲学视野中的效率和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和以往任何有关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只是我们思考和解决自己问题的参照,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而要超越两难,协调各种矛盾关系,必须在一种全新的视野中创造性地探寻效率和公平的多种组合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姓“资”姓“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在总结社会主义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经  相似文献   
5.
三、前瞻后现代:多元思维与有机主义在进入后现代问题时,学术界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颇为引人注目: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后现代,现代性无论作为知识话语,还是作为文明形态,都已寿终正寝,因此,当前中国最紧要的问题是如何建构后现代;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还没有实现现代化,谈何后现代?所以当国内一些人张口闭口后现代,以至“后”字泛滥成灾之时,另一些人则大不以为然并嗤之以鼻,“后什么现代,还主义”。这两种貌似对立的观点,其实都存有相同的误解,即误以为后现代是一种历史分期。其实,后现代不是指与前现代、现代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各有不同的特征,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一时空背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观照,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化道路所面临的两难:我们所追求的现代性的双重效应日益凸显,同时又处于前( 现代) 后( 现代) 的夹击之中;既要实现现代化,又要超越现代化,而这种追求又处于同一时空之中。要超越两难,必须变革思维方式,实现从本本主义到问题意识,从解释到创造,从“话语”到实践的转换。立足现代,后顾前现代,前瞻后现代,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交汇处寻求坐标系,这就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坐标选择。这一坐标系包括三个维度:时间之维、空间之维和主体之维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我刊搞了次笔谈会,特请天津商学院的四位学者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阐发。其后,我刊又与商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联合举办“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学术研讨会”,天津社联常务副主席、我刊主编潘镇贵,天津商学院党委书记蔡捷以及与会部分学人,都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问题发表了很好的见解,四位笔谈者也作了简要发言。现谨将笔谈文章发表于后,以示对三中全会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