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姜洪伟 《阴山学刊》2005,18(6):22-25
<贩马记>是李健吾进行话剧民族化改革的一个成功尝试,它巧妙地将南戏的一些重要特征吸收进话剧,创造出传奇剧这种新类型.李健吾在使用"南戏"与"传奇"两个概念时,并不严格加以区分.他把自己的戏叫作"传奇",并试图吸取南戏的精神在形式、时空背景、人物设置、情节构造、意境以及语言等方面继承南戏.  相似文献   
2.
《金锁记》、《怨女》比较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洪伟 《江淮论坛》2004,(2):143-147
《金锁记》和《怨女》是张爱玲用同一素材创作的两部小说,本文通过分析两位主角形象的重要区别,指出这是两部迥然不同的小说,并进一步从作家艺术观、女性观等方面探讨了《怨女》的创作动因。  相似文献   
3.
社交视频日志提供了新的空间探索残障群体自我表达.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B站29位残障博主的视频日志为对象,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残障群体虚拟交流现状以及残障身份建构策略.研究发现,样本中的残障可见性呈现出类别、城乡和性别差异;残障博主的身份建构策略表现为公开展示的残缺身体、补偿性的亲密社会互动以及自下而上的话语互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数字包容下的深度排斥现象,需要政府、平台、用户三方共同维护良性的网络环境,助力残障群体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4.
人性是李健吾戏剧美学的灵魂,李健吾以独特审美视角为现代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文学经验和文学想象,在功利文艺观主流之外坚持了戏剧艺术自足性,与功利性文艺构成互补格局,这是他对现代戏剧美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朱文颖的几部代表性作品如《迷花园》、《重瞳》、《浮生》等的写作远离当下的时髦喧闹 ,执着于对爱情、人性、心灵等古老题材的孜孜探求 ,通过探究古老的爱情命题来透视人性深处的种种隐秘。同时 ,朱文颖作品以古典气息和婉约之美为特征的整体格调的形成 ,保证了她在同类题材中独树一帜。这个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如下三个方面 :意象的使用、感觉化抒写、对生活质感的把握及其与苏州古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