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反映性教学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围绕问题,以探究性方式为主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反映性教学在培养学术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正如美国教育家莫里斯·比格所言:“如果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智力,反应性教学应当是任何地方的教师所用的基本方法”。随着科技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能力的高度重视,反映性教学在国外已相当普遍。国内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教  相似文献   
2.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课堂活力是师生在有序的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善的发展状态与能力。人们有时把课堂活力形式化地理解为丰富的活动、活跃的气氛、忙碌的状态等外在表现,而真正的课堂活力具有指向师生的良善发展、注重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植真实的教学实践、彰显制度的人性关怀的基本特征。培育课堂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开放,联通课堂教学内外交流的信息通道;动态迭代,塑造建构与解构交替的课堂耗散结构;反思优化,打造理智与情感交融的人性课堂。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中学生网络接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对山东省中学生网络接触行为、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判断、中学生对网络的需求、中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总结青少年网络接触行为的特点,阐释目前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原因,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中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中,理解与自我密不可分,理解总是自我的理解,自我也总是通过理解界定自我。然而,在当前的课程理解研究和实践中,受传统的教育言说方式、“防教师”的霸权课程和普适性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一方面强调教师的课程理解,另一方面又无视教师自我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对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课程的有效实施都极其不利。真正贯彻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必须有效激发教师自我实现的内部动机,积极创设有力的外部条件,使教师一度被遮蔽的自我通过课程理解活动得以彰显,并使教师的自我实现与课程理解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