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激进女权主义远非要使现存的政治理论保持和谐一致或补塞其裂隙。相反,它构建了一种对政治现象加以理解和认定的全新方式。我们已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重新定义政治哲学中心问题的,它并不是为旧问题提供新答案。应该说,马克思主义是为政治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更宽广的观念。与此相似,激进女权主义改组了政治理论的未定领域,并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政治观念。 激进女权主义是将妇女的服从作为其关注焦点的第一种政治学方法。在每一个已知的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2.
不找情人     
提笔写下这个题目后,笔者自己也好一阵子发怔,可不是,缘何不找个情人呢?是眼下不时兴么?非也。君不见奉“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为信条,以有情人为自豪的现象,如今在神州正呈愈演愈烈之势。是个人条件不具备?也不是。论貌,虽不及银幕上那些当红英俊影视男星,却也  相似文献   
3.
在自媒体时代,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容易使学生价值观失衡,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确保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介与我们始终形影不离。传统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的典型"电视人"是媒介依赖现象的理论基础,它同样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依存现象的理论分析。新媒体依存症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和手机本身的特性是新媒介依赖的客观基础,同时,"网络人"和"手机人"的主体是受众,因此受众的心理因素是新媒介依赖的主观基础。通过"电视人"到"网络人"、"手机人"的变化发展,着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依赖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运用人类学知识发展社会经济和开发人类资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被视为边缘学科的人类学是否能为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价值,本文通过阅读石奕龙《应用人类学》一书,并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相关问题,对应用人类学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三者间的联系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基督教的“为上帝服务”与西方“寻找黄金”两大动机有机地不可拆分地浓缩在一起后。接二连三地发动了十字军东征.面向全球对外扩张.向有利可图和所有基督教徒认为是异端的可以征服、拯救、使他们皈依为合格臣民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域,不断发动全面的进攻。本文试图以基督教会的发展路线为核心线索来分析基督教全球扩张趋势并对基督教全球扩张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期使公众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基督教在我国乃至全球的迅速发展.并尽量为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国际宗教交流合作,抵御宗教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隐喻、扩充隐喻以及教师自己构建的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利用隐喻解析教授英语词汇的一般模式,并分别从解释名词动词化过程,习语解码以及区分某些相似词汇三个方面对隐喻机制分析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旨在展示隐喻分析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高校教职工的道德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指出教职工道德建设对于推动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党风建设的保证作用。最后就如何加强教育教学环节中的素质教育和实践环节提出了作者的实践观点。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加强高校教职工的道德建设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治疗也具有终身性,糖尿病患者家庭应加强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控制血糖,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知觉问题在海德格尔学说研究领域中当属于十分冷僻的话题。究其缘由,一方面在于多数情况下海德格尔本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觉理解持否定的态度并且很少对其做专门的阐述;另一方面则在于在研究者当中普遍接受了由此前这种表面现象所导致的一种刻板印象,即以为知觉问题在海德格尔这里不过是个已经被解构掉的“区域性”问题。事实上问题并非如此。无论对于承认或是不承认知觉问题对于海德格尔存在学说具有贯穿始终的特殊意义的研究者而言,他们无一例外都错过了对于vernehmen这个海德格尔称之为“知觉”的概念本身的把握和理解。而这正是本文找到的开启海德格尔学说中知觉问题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