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丽 《领导科学》2020,(5):13-16
挂职干部容易因为"交差""度假""镀金""过客"等不良心理而人在心不在。立足行为视角分析不难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多数挂职干部角色融入受阻、重新开头迟缓、短期目标缺失、责任压力不足。"5分钟思维"所强调的最初"5分钟"的专注与投入对改变这种状况有所启示。具体而言,想要改变挂职不"挂心"的状态,则应以"短"定位、以"责"定性、以"效"定心、以"欲"定向。  相似文献   
2.
那琳  庞丽 《管理科学文摘》2009,(10):140-141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本文根据高职教材建设现状,结合本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实际,论述当前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庞丽  李显君 《统计与决策》2012,(19):130-132
文章研究了广东汽车产业集聚程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创新环境建设有效促进了广东汽车产业的聚集,而较高水平的劳动力成本对汽车产业集聚有负面作用,整车零部件配套环境,人力资本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并不明显。未来广东汽车产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提升广东汽车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使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我国29个省市的FDI对各自省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守信用行为已在中华大地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危害 :使政府形象受损 ,经济发展受阻 ,人际关系紧张。本文通过对不守信行为现状、危害及产生原因的分析 ,指出重塑信用应依靠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除加强各主体自律外 ,政府还应提供制度保障 ,使守信与失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是为了适应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迫切需要而开展的探究。我院在几年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立了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系(部)教学监控小组、院教学督导组,聘请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形成了一套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本课题通过对几年来学院现有教学质量体系的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总结,为进一步完善我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督导机构及学生在教学质量提高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对保证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时代"具有传播门槛低、传播速度快、传播"碎片化"、传播互动强等特点。"微时代"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带来了"危",也带来了"机"。要化"危"为"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要"高"、教学思路要"转"、教学内容要"精"、教学语言要"新"、教学方法要"多"。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使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我国29个省市的FDI对各自省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除了主观因子造成外,客观存在的因子不容我们忽略.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主要有教育成本的预期回报、自我价值实现的憧憬以及社会、家庭等外界因素三方面,对于客观事实造成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我们不能盲目采取降低期望值的措施,应从大学教育"源头"出发,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建成信用体系,促进个人信用行为的养成,除了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个人信用行为环境。这一环境的形成需要文化的熏陶、经济的引导、制度的约束和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