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成为近些年最知名的电视纪录片品牌。2012年第一季获得良好口碑和收视率(平均收视率为0.48%,比同时段电视剧高出30%)。第二季在2014年4月份一登录央视荧屏,就立刻引发天南海北吃客们的评头论足。他们不仅在微博、微信上一吐为快,而且手疾眼快地通过淘宝下单"舌尖上"的美食。第二季采取国外电视剧周播的形式,这为吐槽提供了可趁之机。一时间,从纪录片镜头、食材到片中人物,都成为"嚼舌头"的重心。纪录片工作团队本想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下一周的剪辑策略,却陷入一拨又一拨并非善意的口水战。这些都说明一件事,谁能抓住观众的胃,谁就能挑拨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2.
看到论坛上关于青年人自杀的帖子,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了,每个人身边或所在的学校都可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看到报道中的大学生自杀是因为压力大,找不到工作,感到无助。我想起了前几年同系的学妹自杀时写下的帖子,她是这么写的:“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中看到某个“防止电信诈骗”的宣传短片,以一个中年妇女相信手机中奖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上当受骗。但是短片并没有直接讲述这个被欺骗的故事,而是首先讲述了这个中年妇女被公司辞退的故事。画面一开始就是该女士拿着对讲机“现场”指挥工人检修设备,随后这个忙碌的下层管理人员突然被经理叫到办公室。经理在肯定她工作成绩的同时,交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  相似文献   
4.
看到某论坛上有一篇自署为“非震区灾民”的帖子,是一个工厂的工人为自己没有捐款而感到愧疚,而自责地说:“我是不是值得鄙视?”他没有捐款的原因似乎有这样几个:一是厂门口的捐款箱无人问津,他也不愿意“出风头”,然而,“心里却一直有点疙瘩,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锗事,一直在受良心的谴责”;二是为了平复自己的良心,同时又不想在同事中显得“另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河南信阳郝堂村自2009年开始了一场逆城市化的美丽新乡村基层建设实验。这场乡建实验涉及基层建设、基层治理、基层传播三方面,并在基层经济模式、基层空间架构、基层组织治理、基层文化传播、基层公共卫生、基层生产活动六个层次探索出逆城市化发展路径,诠释了以乡村为主体的内生发展与以文化为媒介的生态改造,既适应了乡村振兴战略,又做到利民惠民,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1.《建国大业》和《风声》的意义 2009年为国庆60周年献礼的影片中,有两部影片格外引人注目:一部是中影集团投资的《建国大业》,一部是华谊兄弟投资的《风声》。两部电影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基本上平分了都市影院空间及票房。其他如《天安门》、《战争中的女人》、《惊天动地》等献礼片,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国家形态和中华民族的品格。如果说在毛泽东时代抗日战争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战争;那么,20世纪80年代抗日战争则变成“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情动员;而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抗日战争又被书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视剧中的抗战叙述也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近日媒体纷纷关注警方解救被困在山西一黑砖窑的农民工的事件,其实这类事件很早就出现过。记得在2001年7月出版的一本杂志中,“热点聚焦”是一篇题为《警惕“现代奴隶”现象》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产业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借助国家强有力的保护,这种"政府+市场"的模式也是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范本。以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为导向的电影产业化之路,迅速扩大了电影产业的规模效应,但也产生了一些结构性矛盾,如,以大片为主,中小成本影片发展不足,影院观影群体过分单一等,并已经影响到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放开本土电影市场,随着"中美电影新政"的实行,国产电影遭遇到更大的市场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出台更多的政策保护国产大片,不如把功夫放在加强国产电影市场的完善之上。  相似文献   
10.
从空间的角度来叙述现代性,是在反思现代性的思考中被突显出来的维度.从空间的角度看,中国遭遇现代性的过程,也被不断地呈现为一种空间隐喻.基于中国的现代性经验,不同的时代和立场,20世纪中国被讲述为不同的空间故事,如晚清时期的铁屋子、三四十年代的混杂空间、80年代的黄土地空间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密闭空间等.这些空间秩序及空间中的主体关系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化及革命的最具症侯性的表述,如何反思启蒙者及革命者的位置以及对看客及革命群众的去本质化表述,都成为理解当下并构想未来的空间秩序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