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农村留守家庭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彦 《社会福利》2007,(2):35-3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外在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农村留守家庭的问题,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家庭的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而儿童则是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消极影响的最大受害者.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和危机,而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是他们从容应对成长危机的主要支持来源.  相似文献   
2.
成彦 《社会福利》2000,(1):38-39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育的发展,它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通过各种现代通讯媒体,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容量等方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更加人性化、量体裁衣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特定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用远程教育手段会为我国在大范围内进行成人教育、技术培训、普及教育等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样,现代远程教育在未来民政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利机构一直都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服务领域。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不仅仅限于对服务对象生理上的药物治疗和生活照护,而是将服务扩展到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和社会干预,包括提升服务对象潜能、处理环境中的障碍等,并且更加注重在现实环境中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福利院儿童自尊与情绪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自尊和情绪适应性是出现在儿童时期与青少年时期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研究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研究对象大多限于正常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儿童和青少年。本研究试图以福利院儿童为研究对象,来探寻这一特殊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所具有的自尊和社会适应性特点,以期对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临终关怀工作中的社工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彦 《社会福利》2007,(6):44-45
20世纪60年代,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方式出现,成为保护、尊重生命的一项重大的举措.他的兴起与发展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它强调对临终病人疼痛和症状的控制,并给与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让患者舒适地有尊严地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6.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对救助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彦 《社会福利》2008,(5):47-48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有劳动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收入以维持生计,但无劳动能力的人或处于各种危困情境中的人,因无法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资源,便需要通过国家提供的社会救助制度来获取生活保障资源。  相似文献   
7.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育的发展,它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通过各种现代通讯媒体,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容量等方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更加人性化、量体裁衣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特定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用远程教育手段会为我国在大范围内进行成人教育、技术培训、普及教育等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样,现代远程教育在未来民政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和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民政教育,…  相似文献   
8.
进行殡葬改革,反对愚昧的丧事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人们树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其经济、文化状况却相对落后,各级财政对殡葬事业的投入较少,殡葬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加之西部边远地区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使殡葬改革困难重重。本文意在通过对青海省在推行殡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来探求如何在西部更进一步推行殡葬改革工作。基 本 情 况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  相似文献   
9.
成彦 《社会福利》2006,(10):24-26
本文作者于2006年1月,采用问卷形式,就公众对民间非营利机构责信度状况,在北京市部分地区作了小范围的调查,从回收的80分有效问卷的回答中,对公众在民间非营利机构的责信度的态度及其建设方面的建议作了统计研究。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当前民间非营利机构责信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对民间非营利机构由于社会责任缺失导致的责信度危机进行分析,提出民间非营利机构责信建设的重要性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