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体化发展影响因子及推进策略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创新和绿色发展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子。借助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和不同规模城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长三角区域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贡献,发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创新与绿色发展资源,占据区域相对优势地位,并共同构成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的"Z"形空间格局,其他沿线城市拥有创新资源的相对优势地位,而长三角边缘城市则拥有绿色发展资源的相对优势;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动作用显著,创新的贡献尤为突出。为了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国家大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建议设立统筹区域发展的国家级长三角管理机构,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技术市场体系,发展国有非营利技术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作为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重要的城市群,对于东中西协调发展及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R&D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RS、VRS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皖江城市带10个城市的R&D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R&D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体较低,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皖江城市带R&D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分别为0.505、0.646、0.648和0.506,均不足最优效率的70%;合肥R&D资源配置效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R&D资源的规模与投入产出不匹配,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皖江城市带R&D资源配置效率分异程度逐渐缩小,但不同时期各市配置效率变化较大;皖江城市带R&D资源各类配置效率变动指数,在研究周期中均表现出一定幅度的上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及技术进步变动指数二者的增幅均较大,说明技术进步对R&D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出海口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聚汇点,是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经济龙头,肩负着我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的重任.近年来,上海土地资源瓶颈约束持续加大,上海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经济腹地.随着“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坚持市场手段调节和加强国际合作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