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文化的延续不能没有儒学.现在儒学复兴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一些青年学者公开以当代儒家自命,要为儒学平反,要恢复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但是,有一种代表性观点指责说,提倡儒家价值就是反对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他们认为,儒家文化中缺少自由和民主文化的传统,所以导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君君臣臣的历史,而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总有一种普世价值是人类精神的共同追求,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什么普世价值那么可怕,非要弄出一个中国价值与世界对立?  相似文献   
2.
1 宋代记载史事的小说笔记十分发达。这些随笔性质的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后人研究宋代的历史提供了非常可贵的资料。《默记》是王铚写的一本笔记,主要记载了北宋时期的朝野遗闻,虽然只有三万余言,一百零三事,但一直受到研究宋史的学者重视。《默记》记事始于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讫于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所历九朝(后周一朝,宋八朝)每朝均有所记,少则三、四条,多则数十条。其中尤以仁宗朝记事数量为最。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再加上作者在体例上没有作十分严格的限制,所以全书内容十分庞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名人逸事,甚至诗话等均有所载。其成书年代约在绍兴五年(1136)后不久。《默记》一书记事多有他书所未见者。如卷上“先子言”条记钱俶之功迹,卷中“神宗初即位”条,记  相似文献   
3.
为朱熹辩     
朱熹是中国中古时期的伟大思想家,令人遗憾的是,却长期蒙受着许多误解、冤屈。以下,笔者只就其中三个主要问题作一简略的辨正。 一、关于在抗金斗争中,是否投降派的问题: 朱熹早期是坚决主战的,这一点学术界已无疑义;问题在于后来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主战变为主守。于是,部分学者便据此论定,朱熹是个投降派了。把主守与主和、主降相提并论,这显然是概念上的混淆,因为朱熹一贯反对对金和议,反对降敌;而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