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日本明治大学常务理事、教授藤芳诚一在沪访问期间,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就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座谈。 藤芳教授首先介绍了日本开展经营管理研究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萧条,人们生活极为困苦,但当时还没有人真正认识到经营管理的意义。1955年日本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的运动,由此推动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  相似文献   
2.
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朱金海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功能分工合理化、经济发展协调化,从而充分发挥这一地区集聚能量的重耍基础,也是21世纪初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有力带动长江流域地区以至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从地缘经济上说,...  相似文献   
3.
提高上海工业经济效益是当前上海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部门讨论的热点。本文认为,改革以来上海工业以价值量衡量的经济效益所以急剧下降,主要来自改革冲击下的三大摩擦,同时上海工业本身也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提高上海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出路在于:逐步转换工业结构,走集约经营的道路;加快开放步伐,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定原材料渠道和价格;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控制投资规模,改善投资结构,加强投资管理;此外,上海必须以搞活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为中心,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4.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大批新兴技术,如微电子技术、光通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激光技术、宇航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不断诞生,逐渐形成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随着新兴技术的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我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但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市场化程度已相当高,消费结构的转换已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决定性拉动作用。随着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这种趋势将会愈益明显。本文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在回顾分析8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转换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90年代我国消费结构的演进趋势,并据此探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大城市中都十分强调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根据上海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需要,本文试图从上海的实际状况出发,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至2020年上海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构思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领域的法规不断出现,但由于各种复杂问题的产生,对“国际经济法”的定义还难求得统一认识。本文将介绍过去有关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学说。一、欧美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2012年,面对外需不振和内需乏力的双重约束,上海各区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转型展示出新成效、新亮点。展望2013年,国内外经济依然存在下行压力,充满风险和挑战,上海必须充分激发区县创新转型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取得经济的腾飞,都应当广泛地展开国际经济和科技合作,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成就和丰富资源。改革和开放以来,中国也正在努力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一、国际经济和科技合作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我们看到了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合作的重要意义,主观上也愿意同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联系,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世博效应、世博经验进一步放大和深化之年,上海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积极探索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社会建设新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展望2012年,宏观经济日趋复杂,城市转型日益加快,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人口格局深刻调整,既有社会矛盾和潜在风险因子互错交织,上海新一轮社会建设将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对此,迫切要求上海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上海社会转型平稳、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