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都市环境保护中非常紧迫和相当重要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环境学家和垃圾处理专家多从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技术和垃圾场的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垃圾问题进行探讨,却很少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考虑此问题。昆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特提出几点对策性分析与建议:第一,完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定时定点的垃圾投放制度;第三,建立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制度;第四,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推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类似,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城市化发展滞后等特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实现由追求城市化率向追求城市化质量方向转变,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型转变,即从数量型城市化同绿色城市化、生态城市化、低碳型城市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从城市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入先进的、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适度合理地规划城市、建设城市.  相似文献   
3.
李宇军 《城市》2015,(11):43-47
垃圾围城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由于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又因为城市扩张,边远郊区已经成为居住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经出现大量的“邻避运动”,倒逼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以及垃圾管理的变革,垃圾管理从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转变,随着变革的不断深入,日本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有效地降低了垃圾产生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笔者提出我国应从垃圾末端管理向全过程垃圾减量管理、建设循环型社会逐渐转变,破解“垃圾围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