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女性也逐渐走出家庭,走进了城市,形成了“外来女性务工人员”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了生计,她们来到城市后,只能从事餐饮服务和清洁行业等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她们居住在条件简陋的住所里,远离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独自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她们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算法过于依赖经验或测距环境从而导致测距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测距算法。为了减小复杂测距环境下,由多径效应、非视距传输等因素造成的RSSI信号波动,通过多次测量RSSI信号来构建RSSI样本数据。将RSSI样本数据集作为输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该网络对实时捕获的RSSI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从而估计节点之间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RSSI测距算法相比,该算法显著提高了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一味地去强调案主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就容易被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同时他们会不自觉地内化这样的消极观念,渐渐地,就真的成为了很不自信的弱势人群。或许社会工作者应该转换一下工作思路,让寻找案主的优势成为工作的主旋律。本文试着从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优势视角出发,希望能为解决外来女性务工人员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也是思政教育的宝贵素材,理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激发其民族文化自信心.两者的融合也带来思政教育的创新,特别是思政教育素材的再丰富,开创思政教育的新格局.该文主要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思政教育新格局的建构策略,以真正带来思政教育实效的提升和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助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6.
碑帖结合是有清以来一个新的书法命题,碑帖结合的书法实践探索以及理论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论证过程。李志敏作为引碑入草理论的首倡者,对引碑入草的书写实践所作的探索是有目共睹的。但不管时间如何流逝,也不管书风怎么变换,它的价值都是永恒的,终将浓墨重彩地铭刻在当代书法史上,值得书法界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杨亚楠 《社区》2010,(13):53-54
近日,陕煤澄合王村社区工会在发放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金的同时,特制作500份救助明白卡,明确发放明细。由于救助金是按照电费、物业管理费等进行补助,在防止救助户对发放金额数量模糊的同时,工会在救助明白卡上注明了救助标准、困难类型等项目,将住户每月电费、物业费等进行填写,并按照使用量适当补助,使救助户在领取救助金时,  相似文献   
9.
小敏(化名),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升入新学校已经半年了,可是她时常感到很孤独,因为没有一个朋友,自己就像一个“独行侠”一样。她很郁闷,自己为什么没有朋友?她想转学,但是想到自己考入这样一所学校不容易,而且换一个新环境还得去适应,她又退缩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